div首長這時也十分糾結,在他的指揮生涯里出現過許多需要做出抉擇的問題,但認真分析后都能舍小取大,唯獨現在面臨的問題,卻是左右兩難。
守吧,很可能要把部隊打沒了。
不守吧,部隊發展成如今這樣子不容易,運城一丟很可能就一把火全燒了。
就在為難時,首長瞥見若有所思的王學新,就問了聲“王學新同志,你有什么想法說說看,你贊同哪一個”
王學新遲疑著起身,說道“首長,我兩個都不贊同”
首長眼睛不由一亮“兩個都贊同你還有另一條路可以走”
其它干部也全都朝王學新投來疑惑的目光,李云龍和丁偉也不例外。
要么守要么不守,哪還有另一條路
但還真有第三條路
王學新說“首長,我是這么想的。鬼子可以攻咱們必救,那為什么咱們就不能先攻其必救,從而在戰略上掌握主動權使鬼子無暇顧及運城”
這話立時就在會議室里引起了哄動,這的確是個思路,而且是從運城跳出去的思路,只不過大家一時沒站在這個高度上去思考問題而已。
首長馬上就明白了王學新的意思,他說道“你的意思是,在黃河北線的鬼子”
“是”王學新點了點頭“既然鬼子希望先穩住黃河北線,才騰出手來打運城,那么咱們就不讓他們穩住黃河北線,這樣一來,他們當然也就無法騰出手來打運城。就算勉強打了,也無法集中兵力無法對運城造成太大的沖擊”
換種說法,就是岡村寧次希望先把黃河北線的那部份鬼子“盤活”,但王學新卻不讓他“盤活”,于是戰場焦點可預見的就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在黃河北岸而不是運城,于是運城就安全了。
“好辦法”參謀長贊了聲,但卻依舊對此抱有疑慮“然而,黃河北線的鬼子也同樣是在平原地區,而且我軍的補給同樣很難穿越中條山運往前線,我們怎么能對他們造成足夠大的沖擊嗎”
參謀長說的沒毛病。
八路軍在中條山一絲的布局從始至終都是防守,從未考慮過進攻其實是有進攻,只不過是以游擊隊的形勢對鬼子補給線進行騷擾。
但是正規作戰或是大規模進攻就不太合適了。
就像參謀長說的,八路軍在中條山原本就兵力不足,再加上補給很難橫穿,雖然其寬度的直線距離只有十幾公里,但那是要翻越一重又一重的山嶺。
在這情況下,八路軍有能力威脅鬼子并影響其戰略嗎
如果沒有,那這想法就只能停留在紙面。
但王學新再次出人意料的說道“參謀長,我們不需要從中條山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