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沉默了一會兒,蘇教授又問了聲“那么,王營長對提高火箭彈的精度有什么想法嗎我的意思是,有什么研發方向嗎”
“當然”王學新回答,然后就把v1導彈的想法跟蘇教授大概的說了一遍。
蘇教授聽了后不由“嘖嘖”稱奇“王營長此想法,可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啊,居然讓火箭彈自行調整軌跡路上我思考過多種方法,比如改良火藥柱,又比如減少風阻,卻從未想過使用這種方法不過想想,如果用陀螺儀做到這點,也未嘗不可。只是”
沉默了下,蘇教授又說道“飛機駕駛原本就不是易事,現在我們卻要讓這種火箭彈與飛機駕駛相結合,使其能自行駕駛自行穩定軌跡,恐怕不是短時間能做到的”
蘇教授能說出這番話,立時就讓王學新對他的信心再添一分。
王學新身為一個現代人,當然知道實現v1導彈的難點在哪里,如果蘇教授一聽這想法就信誓旦旦的說“這方法好,肯定能實現”云云。
那王學新就要發愁了,因為這證明他根本就浮于表面沒看懂其中的奧秘。
但現在蘇教授卻是一語就點出了要害,那也就是說蘇教授并非沽名釣譽之輩而是有真本事的。
于是王學新就點頭說道“教授此言有理,不過幸運的是,我軍已經培訓出一批飛行員,我們只需要從中選出幾名優秀的飛行員,讓他們配合我軍實驗并得出相應的數據,我想也只是時間問題”
“重點就是時間問題”蘇教授反問“我們能有多長的時間幾個月,或是幾年”
王學新略一估計,就回答“可能只有幾個月”
這是王學新根據目前的情況做出合理的估計,頑軍那邊雖說收復了鄭州使鬼子在黃河南岸的形勢惡化,但以頑軍的尿性,能將其拖住幾個月已經很看得起他們了,這還是在八路軍不斷進攻鬼子補給線的情況下,否則時間可能會更短。
蘇教授嘆了一口氣,說“幾個月,過于倉促,幾乎不可能完成我們只能盡力而為吧”
“先生盡力就好”王學新說“不管結果如何,我們也只有認命了”
蘇教授皺起了眉頭,他突然感覺到自己肩上的擔子重了。
因為他考慮過一個問題,如果這種裝備沒能及時研發出來并投入戰場,那么八路軍很可能只能放棄運城。
而放棄運城對八路軍的軍工是毀滅性的打擊,由些造成的后果就是八路軍又將退回山區打游擊無法與鬼子正面作戰。
這樣一來,華夏戰場總體向好的趨勢就會再次惡化。
也就是說,他的研發很可能直接關系到華夏的命運。
這也是蘇教授愿意冒險幫助八路軍的主要原因,他其實一直都在關注著華夏戰局身為華夏高級知識份子如果不憂國憂民為華夏貢獻一份力,那就辜負了他們一身所學了。
原本蘇教授更愿意幫助頑軍的,因為他一直以為頑軍才是抗戰主力。
但是漸漸的,他發現頑軍就像是個扶不起的阿斗,不管是什么樣的戰役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意外,雖然頑軍都能為其找到合理的借口,但借口一多,就會讓人懷疑,是不是這支軍隊本身就存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