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偵察連的任務,王學新就讓他們自行去討論并做準備了。
其實王學新也只能做到這樣。
這一方面是因為王學新是制定大方向的任務,不可能具體到每支部隊每個細節,如果做到這樣的話,王學新只怕就是三頭六臂也指揮不過來了。
另一方面,則是偵察連的任務有很大的隨機性。
簡單的說,誰也不知道他們將來會碰到什么困難,關鍵時候就看他們的應變能力和戰斗力。
接著王學新就參與到鐵路鋪設的問題中。
這個問題是由李云龍和趙剛負責的。
原本算不上什么難事,尤其是在李云龍成功的扒來了十余里的鐵軌后只需要六里多,現在扒來了十余里,還剩一堆鐵軌機動呢
那么修鐵路就是打地基鋪枕木,再把鐵軌一固定,就成了。
就像之前所說的,因為這鐵軌不要求能重復多次使用,只要求火車能開過一次,于是對地基和枕木要求都不高。
地基只要求是硬地、平地,看情況用石子填補一些坑坑洼洼和軟爛的位置就成了。
至于枕木嘛就用圓木稍做加工往地上一鋪,結合地面調整到同一水平就行。
這程度顯然不是一條合格的鐵路,但如果只要求火車走過一回,那卻是綽綽有余。
李云龍和趙剛為難的是保密問題。
趙剛為難的說“這可是在運城附近修鐵路,而且不只是城外,城內還有一段呢城內有幾十萬百姓,想要保密,幾乎不可能”
李云龍眼睛一瞪,回答“有啥不可能的老子給它來個只進不出,所有人這幾天只準進城不準出城,看他們怎么把消息傳出去”
“這可不成”趙剛點著手指說“老李,你這么干會出問題的首先,這會給百姓造成很大的不變,甚至會造成恐慌”
“慌什么慌”李云龍說“以前是晉綏軍守城,現在是八路軍守城,有我李云龍在,他們有啥好慌的”
“問題是晉綏軍之前逃過幾回”趙剛說“鬼子還占領過運城搞過屠殺,百姓雖然知道咱們八路軍對百姓好,也知道八路軍打過幾場勝仗,但誰敢保證鬼子不會再打進運城再來一回屠殺”
趙剛這話說的有理。
百姓從總體而言總是有“趨吉避兇”的趨勢,打起仗來是不可能說整齊劃一的堅信能守住城都留在城里助部隊守衛的,更多的人應該是選擇逃離,這是人的天性。
趙剛接著說道“老李,在百姓神經緊崩的時候,咱們要是再下令只進不出,你說百姓會怎么想到時鬼子沒來進攻,咱們運城自己就亂了陣腳了”
頓了下,趙剛又補充道“更何況,你以為只進不出就能解決問題幾十萬人,鬼子就不會讓漢奸帶著電臺混進城你封城還能封得住電臺”
李云龍一想,覺得也對,八路軍的情報人員都有許多配了微型電臺的,鬼子的漢奸還能不配
想著,李云龍就為難的說道“那那還能有啥辦法鬼子要是知道咱們在修鐵路,肯定得起疑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