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授的想法是給“高精度火箭彈”加兩個引信一個是到達目的地執行俯沖程序后的碰炸引信,另一個則是同時啟動的延時引信。
蘇教授是這么說的“戰前我們可以估計一下時間,比如俯沖需要兩分鐘,那么就將延時引信設定在三分鐘,就算碰炸引信沒能引爆炸彈,延時引信也會引爆并將機身炸毀”
王學新卻沒有多說什么,他用手指輕輕的敲著桌面進入沉思。
史上的漢斯也是用這種方法希望能避免v1導彈落入日不落帝國手中,然而
王學新說“蘇教授,這方法看起來似乎很穩妥,但是我們用的是這種炸彈原則上一架飛機,它從高處俯沖至地面,如果碰炸引信沒能及時引爆而延時引信又沒到時間,你覺得會發生什么”
王學新這么一說,所有人就都明白了。
“王營長說得對”和志民說“尤其我們的高精度火箭彈,其機身用了大量木制部件,這些部件雖然有重量輕、造價低的優點,但是從高處往下俯沖這么一撞馬上就粉身碎骨到處亂飛了。到時延時引信還能正常的連接在炸藥上嗎或者炸藥與機身還在一起嗎重要部件比如陀螺儀在炸藥附近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也就意味著原型機無法被成功炸毀,同時意味著秘密會外泄。
蘇教授想了想,就問“那么,我們要怎么才能保證秘密不外泄多加幾個引信或者另加幾個炸藥”
眾人不由議論紛紛。
這的確是個麻煩事,多加幾個引信或另加幾個炸藥似乎都不合適。
多加幾個引信吧,看起來像是多重保險,但如果要有意外發生,再多的保險也是無濟于事,比如機身斷裂跟炸藥分為兩地。
另加幾個炸藥吧,雖說能大概率的保證重要部件被炸毀,但同樣也增加了“高精度火箭彈”本身的危險和操作復雜度
要知道這玩意裝的可是八百公斤的炸藥,在它旁邊另裝幾個小炸藥意味著什么
一個不小心其它炸藥引爆造成主體炸藥殉爆,是不是要把自個給炸上天了
想了想,王學新就問了聲“核心部件,應該是陀螺儀以及控制系統吧”
這是明知故問,是個人都知道最重要的就是控制系統。
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后,王學新又說“如果我們把控制系統移到機頭,你們說會怎么樣”
這一來蘇教授和研發人員就都明白了。
“對啊,裝在機頭”
“別說炸藥起爆會將它炸毀了就像是俯沖,首先就是把控制系統撞毀”
“鬼子就算能得到碎片拼湊起來都沒用,他們不知道控制數據”
7017k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