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岡村寧次是帶著秋山健一一起趕往炮兵陣地的,他們沒有搭乘飛機而是坐火車。
原因就不用說了,炮兵陣地靠近前線,此時八路軍又裝備有鷹醬的飛機,搭乘飛機顯然目標太大。
岡村寧次在火車上一路與秋山健一討論八路軍這種裝備,岡村寧次有個想法,他問秋山健一“八路軍沒有生產火炮的技術,這會不會是一種噴進彈一種大型噴進彈”
來自東京火器制造所的秋山健一馬上就搖頭否定了這個想法“這不可能,我軍炮兵陣地距離敵人前線十五公里,如果是噴進彈的話,那么它的射程至少要超過二十公里。二十公里還能有這樣的精度,這不是火箭彈能做到的”
岡村寧次不由沉默了,秋山健一是火箭彈是專家,他的分析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
同時,岡村寧次也覺得這不太可能。
因為帝國的噴進彈在幾百米的射程內都很難控制精度確切的說這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全球都沒能解決火箭彈的精度問題,八路軍又憑什么能解決
想著,岡村寧次又一次懷疑這可能是自己人動了手腳。
也難怪岡村寧次不敢相信,因為以他現有的知識,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怎么都想不到能有什么裝備有這么遠的射程同時還有這樣的威力。
如果不是八路軍的裝備,那就一定是自己人疏忽引爆了炮彈。
至于長谷里良剖腹自盡那只能說明這事與長谷里良無關。
或許,始作俑者自己可能已經在這次事故中被炸死了。
岡村寧次覺得這才是合理的,因此他懸著的一顆心就放下了一半,在火車上他甚至還小睡了一覺。
然而,當岡村寧次到達目的地親眼見到“事故”現場時,他馬上又推翻了自己的結論。
“這不是炮彈能炸出來的彈坑”岡村寧次臉色鐵青的看著幾乎被抹平的炮兵陣地,重炮要么被炸飛要么被沙土掩埋,只有一根根高聳的炮管伸了出來,似乎是在垂死掙扎。
帝國工兵正拿著鐵鍬在陣地上到處挖掘,他們在搶救那些被埋在掩體里的士兵。
但這都是徒勞,從掩體里拖出的尸體一具具都是七竅流血死狀極慘,整個炮兵聯隊近千名士兵,活下來的不過兩百余人。
秋山健一也是神色凝重,他觀察了一下現場,就說道“大將閣下,一共七個彈坑,每個彈坑都有數十米起徑,估計裝藥量在數百公斤左右。而且,應該是飛行物”
岡村寧次心下一沉,問“你為什么會認為它是飛行物”
“首先,沒有什么火炮能打出幾百公斤的炮彈”秋山健一說。
這說法其實不對,漢斯古斯塔夫巨炮的炮彈就重達四千多公斤,八百公斤那都是小意思。
不過秋山健一這說法也沒有問題,因為八路軍顯然不會有巨炮,巨炮無法隱藏不說,這東西的技術難度還相當高,生產起來也很麻煩,尤其是炮管如果沒有工業技術,炮管在發射這么重的炮彈時就不是把炮彈打出去,而是直接炸膛了。
“其次”秋山健一指著那些彈坑說道“如果是炮彈炸出的彈坑,因為其著地時動量大,炮彈有一個往地下侵徹的過程,因此炸出的彈坑往往更深,表面開口較窄。如果飛行物或是航彈,炸出的彈坑就相對較淺表面開口很寬”
岡村寧次觀察了一下彈坑,果然就像秋山健一說的那樣又寬又淺。
當然,這個“淺”是相對數十米的開口而言,其彈坑可見的就有幾米深。
這時秋山健一派出去的助手回來了,他們是在秋山侵一的命令在附近尋找“可疑碎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