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鬼子炮轟運城這事,對王學新而言并沒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因為王學新是棋手,而且還是知道結果的棋手。
最不濟的情況,就是運城百姓發生騷亂逃離運城。
但這又能怎么樣
如果是長期逃離,那或許還會對八路軍以及運城附近的工業比如鋼鐵礦業造成打擊。
但這只是暫時的
因為只要王學新一祭出“高火”將鬼子重炮部隊炸得稀里嘩啦的,那些因為害怕鬼子而逃離運城的百姓又會先后回來了。
百姓之所以騷亂逃離運城,其實并不是因為鬼子的轟炸。
運城那么大,鬼子的炮彈稀稀啦啦的往里頭打雖說這在現代人看起來的確很危險,但在這戰爭年代百姓已經差不多習慣了,往常也時不時就有鬼子飛機來轟炸一陣。
除非是密集的炮轟,否則以每半小時十幾發的密度,百姓還是能承受的。
百姓之所以會騷亂會選擇離開運城,歸根結底還是擔心八路軍守不住運城。
這對百姓而言就完全不同了鬼子要是占領運城,那又是一番燒殺劫掠,百姓隨時有可能送命,那當然要提前逃離。
否則,運城有他們的家有他們的地,還有養家胡口的工作,不到萬不得已誰愿意丟下這一切呢
因此,就算百姓暫時離開,王學新這邊“高火”一炸,然后百姓就明白了
“原來八路軍還有這殺手锏,早說嘛”
“有這玩意,這運城八成不會丟”
“不會丟咱們還逃啥逃,回去唄”
于是又拖家帶口的折返回頭了。
這么一來不只對八路軍及工業沒有影響,還會進一步增強百姓對八路軍和運城的信心,下一回就不會鬼子打幾發炮彈就開始亂了。
因為考慮到這些,王學新全程都是比較淡定的。
煩燥的人是李云龍,他不知道王學新打的是什么主意,一邊恨王學新不把航空隊派上去一邊又恨首長不讓他打。
原來,李云龍見航空隊那沒有動作,就暗地里打算派部隊來個反攻。
李云龍沒向上級報告他知道一旦向上級報告,鐵定會被罵個狗血淋頭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李云龍的性格,向來就是先斬后奏
有什么仗老子就打了再說,只要有戰果,上級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或者戰斗已經打響了,上級知道了也沒辦法,他們為了不影響大局只能配合李云龍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