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八路軍的霍克81有對付“零戰”的戰術,而且越來越成熟。
帝國軍隊卻沒有半點反制的措施之所以沒有反制措施,是因為王學新制定的戰術是針對“零戰”固有的缺陷,只要這缺陷沒補上,當然就不可能有什么反制措施。
于是,“零戰”一出動就至少需要一個中隊,否則就很容易遭到霍克81的圍殲。
想著,岡村寧次就不由自言自語的感嘆了一聲“以不變應萬變,戰術高手,不愧是小東北啊”
然而,岡村寧次對此也并非沒有準備,一計“引蛇出洞”不成,他馬上又把目光轉向了炮兵。
炮兵的目的,依舊是想把八路軍的“高火”引出來。
當然,這時的岡村寧次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從地面情報到空中偵察到轟炸機再到“零戰”的掩護和攔截,每一步驟岡村寧次都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并進行預演。
更讓岡村寧次自得的,還是他對炮兵的布署
“我們將炮兵分散布設”岡村寧次用指揮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小圈“距離運城十到十五公里的范圍,分散布設三十門重炮”
“大將閣下”筱冢義男疑惑的問了聲“那么,精度問題怎么解決”
“精度”岡村寧次說“我們可以對每門炮單獨進行試射”
筱冢義男聽著不由愣住了,三十門重炮,對每門炮進行試射,這可需要不少時間。
不過轉念一想,筱冢義男就明白岡村寧次的意思了。
運城在那不會走,同時一門重炮對八路軍的“高火”沒有多大的價值。
也就是說,帝國炮兵有充足的時間試射,一門調較完之后接著再下一門,一開始或許會浪費一些炮彈,但之后炮彈就都能打到運城城內了。
這時八路軍的“特殊炸彈”又能怎么應對
不用“特殊炸彈”,那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運城被轟炸而毫無辦法。
用“特殊炸彈”,以它的精度,要命中一門重炮只怕不容易吧,而且它還會因為一門重炮而暴露發射陣地遭到帝國航空隊的轟炸和攔截,怎么想都不劃算啊
想著,筱冢義男心下對岡村寧次的計謀大為嘆服這雖說表面看起來是十分低效的笨方法,但卻直擊八路軍“特殊炸彈”精度不高且發射陣地復雜的弱點。
于是,筱冢義男馬上把命令傳達了下去,并且親自組織炮兵部隊的布署和試射。
這個試射過程十分漫長,因為在同一時間不能有兩門以上的火炮發射,而且必須保持通訊順暢,否則“修正彈道”就無從談起。
為此,筱冢義男專門為這三十門炮進行了編號,然后給了每門炮一小時的時間試射。
在這一小時的時間內,專屬通訊兵則會開著挎子將電臺帶到相應的火炮前與前線的炮兵觀察員通話以便更及時有效的修正彈道。
7017k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