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岡村寧次這一回是著著實實的上當了。
因為他對王學新的一個舉動作出了錯誤的解讀
王學新在幾天內先后打出二十五枚“高火”,而且這些“高火”大部份是從彼此相距有段距離的18個發射點發射的。
王學新的原意,是發射點越多,鬼子需要派出攔截的戰機也就越多,最后“高火”的戰果也會越大。
但岡村寧次卻不是這樣想的。
岡村寧次在的一個個獲知這些發射井的位置后,就“哈哈嗬嗬嗬”的獰笑了起來。
“看來是窮途末路了呢”岡村寧次得意的說“小東北也不過如此啊”
筱冢義男倒是有些奇怪,這些發射點彼此距離很遠,往往讓帝國航空隊的戰機顧得了這邊卻顧不了那邊,幾次差點就讓敵人的“特殊炸彈”漏網了,還弄得航空隊十分緊張。
可是岡村寧次,為什么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似乎是看出了筱冢義男的疑惑,他指著地圖上發射井的位置解釋道“如果用正常的思維講,八路軍,在這時候應該盡量減少發射井的暴露才對,這樣一來,在關鍵時刻這些未暴露的發射井同時發射特殊炸彈,才有可能發揮出作用。但是”
于是筱冢義男就明白了,他順著岡村寧次的話說“但是,八路軍情急之下卻將一個個發射井的位置暴露出來,只要我們對這些發射井進行統籌分配,比如將零戰、九七、九六等各型轟炸機和戰斗機分批派到空中巡航,就能將敵人的特殊炸彈完全壓制住”
岡村寧次點了點頭。
敵人“特殊炸彈”只有三百公里的時速,這使帝國航空隊手中的“九七”式轟炸機甚至“九八”式輕爆都能實施攔截任務,于是帝國能派上用場的戰機就有很多。
問題只是怎么保證白天的十二小時全天候封鎖而已。
不過這一點也不困難,需要做的只是對它們進行分批次輪番上陣。
然而,岡村寧次的重點還不是這個,他笑了笑,說“八路軍會犯這個錯誤,說明了什么”
筱冢義男趕忙接道“說明他們已經方寸大亂,已經沒有反制的辦法了”
岡村寧次意氣風華的從椅子上站起身,挺著胸膛說道“所以,我們總攻的時候到了我們要乘著敵人無計可施的時候,給他們有力一擊”
說著岡村寧次就對筱冢義男下令道“馬上草擬一份進攻計劃書,我要在最短的時間,最好是明天天一亮就能發起全面進攻”
“是”筱冢義男應聲,馬上就帶著幾個參謀下去了。
也難怪岡村寧次會這么急。
這其實不僅僅是因為岡村寧次誤判了王學新的動作,更是因為岡村寧次長期以來與小東北的較量一直處于下風,這時突然冒出一個難得的機會,岡村寧次不愿意就此放過
殊不知,有時機會并不是真正的機會,而是一個陷阱。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東京方面已經下達了命令,要求岡村寧次繳獲幾枚八路軍的“特殊炸彈”以便仿制。
這也要求岡村寧次必須往八路軍防線內推進,甚至還要占領幾個發射井才有可能繳獲,而此時帝國恰好又掌握了許多八路軍發射井的確切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