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有句話叫“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這話擱土匪身上也同樣適用。
土匪要是沒文化沒想法,那就會簡單直接的到三家店來搶機器,他就只想著這販布要是這么賺錢,那咱直接搶了能生產布的機器去,不就是搶到一座能變錢的搖錢樹了么
他就沒想過,要是把機器搶去了他得往哪擱
搬到山上去藏在洞里生產
就算可行就算能做得到,那汽油哪來煤哪來原料哪來怎么運上山產品怎么運下山機器怎么維護保養
一系列的問題只怕都能把這些土匪整崩潰。
有文化的土匪就不一樣了,他們知道這事肯定行不通。
不只行不通,萬一這紡織廠要是被搶被燒無法生產,那往后販布這條路就算到頭了,于是這些收編進八路軍依靠販布發財的土匪又得回到山上餓肚子去。
老駝背就明白這道理。
因此,就算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他也不能讓紡織廠有事,就算賠上半數的弟兄也在所不惜。
結果老駝背經此一役,上級立功行賞,就讓老駝背統一管理那幾十支收編隊伍穿越封鎖線的任務。
這可把老駝背給樂得不行,打理起生意來就更有勁了。
其實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工業和經濟的發展正在潛移默化的改變民生。
有句話說的好,“窮山惡水出刁民”。
當經濟水平落后的時候,百姓通常生活得極為貧困。
在這情況下,百姓不管干什么都很容易鋌而走險,因為反正是爛命一條,原本就不想活了,還惹上咱,大爺我跟你拼了。
于是當土匪當強盜,或者作奸犯科的事就特別多。
這些土匪強盜也是來自百姓,是百姓中的一員,客觀來看其實是百姓不堪重負的一種表現。
這與乞丐的道理相似,百姓安居樂業生活環境好,乞丐就少,否則就多。
土匪強盜也是如此。
反之,如果百姓個個生活富足,還有人愿意占山為王去當土匪嗎說到底都是為生活所迫。
現在,在王學新的工業化政策下,而且還是比較開明的工業化不僅能跟頑軍和地主老財做生意,還能跟土匪做生意。
于是原本為生活所迫的土匪馬上就失去了當土匪的根本,從百姓的對立面又回到百姓中。
這就給八路軍省了很多事了。
首長在知道這些事后就開心的哈哈大笑“不戰而屈人之兵,不戰而屈人之兵喔這才叫小東北嘛不但給咱們找到了販布的途徑,還一口氣把咱們的心腹大患變成了咱們的一份子,據說還有許多土匪加入收編的行列”
最后一句話是對參謀長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