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鬼子步兵沿著轟炸機炸出的防線缺口就突入了八路軍防線。
情報很快就傳到王學新的指揮部。
陳松勇將電報遞到王學新面前,說“營長,高火發射井的防線被鬼子突破了,鬼子的火力很勐,我軍一個團的部隊只守了不到二十分鐘”
王學新點了點頭,這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因為守發射井基地的是總部調來的主力師直屬獨立團,不僅裝備精良全面換裝鷹醬的春田步槍還有極為豐富的實戰經驗,王學新原本以為這個團至少能擋住鬼子幾小時,沒想到卻只守了二十分鐘不到,尤其敵我傷亡完全不成比例從電報上看,鬼子頂多傷亡五十余人,而八路卻死傷三百余人。
陳松勇似乎看出了王學新的疑惑,就解釋道“鬼子學精了,他們用步兵打信號彈為航空兵指揮位置,轟炸機和戰斗機就對著目標狂轟濫炸,結果就是我軍重要的火力支撐點往往還沒發揮作用就被炸成了平地,就連邵團長也掛了彩”
王學新“哦”了一聲,心下暗道原來如此。
這應該漢斯的空地協同,或者也可以說是“閃電戰”的特色之一。
“閃電戰”其實很忌諱用步兵部隊對敵人防線實施強攻,他們總是迂回側擊攻擊敵人的薄弱處。
如果有些戰略要地必須強攻拿下,那么他們就會盡量用航空兵而不是步兵。
因為漢斯知道,在這時用航空兵反而是最廉價的。
原因很簡單,實施“閃電戰”的地面部隊隨時要面對被敵人包圍的情況,他們要盡一切努力節省彈藥、食物以及汽油。
如果缺少這些,就只有兩個途徑補充一是從敵人處繳獲,二是用運輸機空投。
從敵人繳獲需要運氣,用運輸機空投還不如直接用戰機和轟炸機把需要空投的子彈和炸彈傾瀉在敵人的陣地上。
鬼子這次進攻“高火”基地應該就是遵循這個原則。
想了想,王學新就下令道“命令周元凱,視情況炸毀坑道口,實在不行炸毀高火,絕不能讓一枚高火落入敵人手里”
“是”陳松勇應了聲就把命令傳達下去。
“高火”發射進經過這些日子的改造,已經不是發射井那么簡單了,它實際上已經被戰士們改造成了可以在其中生活的“坑道”。
這也是王學新對“高火”發射井很放心的原因之一。
守不住沒關系,只要把坑道口炸塌鬼子一時半會兒就進不來,而八路軍在坑道里生活個十天半月不是問題。
就算鬼子能挖開坑道口進來,那也是進來一個死一個,即便最后鬼子付出慘重的代價攻進坑道,他們得到的也是成為碎片的“高火”。
在太原坐鎮指揮的河野真太一聽八路軍炸毀坑道口,就嘆了一口氣“八路軍有準備,我們無法從發射井得到特殊炸彈了”
岡村寧次點了點頭,他其實從一開始就知道發射井的“特殊炸彈”很難繳獲。
因為要炸毀它太容易了,只需要最后關頭丟上一枚手榴彈
1秒記住網。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