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線之后的腹地兵力十分空虛這其實是所有面對“閃電戰”的一方要面臨的問題。
原因是敵人是穿插到薄弱的縱深,而且還是機動速度超快的機械化部隊,于是腹地有許多險地明明是攔截阻擊的好地方,但就愣是分不出一點兵力布署。
比如黃河沿岸。
很久之前王學新就知道鬼子要渡過黃河才能到達望興機場。
但黃河那么長,你怎么確定鬼子要在哪一點渡河
如果要在黃河沿線阻擊鬼子,是不是就意味著至少要拉幾個師的兵力過來沿著黃河布設
甚至幾個師的兵力對黃河來說也只是九牛一毛,這樣的防線也是處處都是漏洞,更何況八路軍根本就沒有這么多兵力。
八路軍用于增援望興機場的兵力只有一個團,是主力師的一個人數一千五百人的團。
王學新只能把這個團就近布設擺在望興機場防線。
擺太遠顯然是不合適的。
否則,鬼子機械化部隊迂回再直插望興機場時,這支步兵部隊只怕連趕回來都來不及。
這就是速度帶來的優勢,它能使軍隊發揮出數倍的戰斗力并在戰場上掌握主動權,而這些又是戰場上致勝的關鍵。
因此,王學新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鬼子機械化部隊渡河,無法派出一兵一卒。
后來王學新才知道,其實鬼子在渡河時還是碰到些困難的。
這困難來自一支人數只有五十人的游擊隊,隊長是個叫郭練的老紅軍。
郭練在過雪山時受過傷,腳被凍掉了四個趾頭只留下小趾,至今行走起來還不利索,于是上級就派他去地方組織游擊隊。
郭練平時一直都沒閑著,農忙時就干農活事生產,農閑時就練兵練戰術。
鬼子渡河點對面恰好就是郭練所在的華頭村。
郭練馬上召集了游擊隊,說道“同志們,我得到情報,鬼子打算在我們村這個位置渡河,兵力少說也有幾百人,還有坦克、飛機”
游擊隊隊員們聽著都沒什么感覺,他們還以為隊長下一步肯定是讓他們組織鄉親們撤退躲進山里。
沒想到郭練沉默了一會兒,就說道“同志們,鬼子這是來者不善啊雖然我們不知道是什么情況,但看這方向,怕是奔著咱機場去的。而且還是機械化部隊,也就是說搞突襲,我擔心機場沒有準備”
郭練這些游擊隊當然不可能知道更多的軍事機密,所以他們甚至連機場的名字是什么都不知道。
但望興機場的戰機頻繁起飛作戰,自然是瞞不了他們這些在飛機下能親眼看到的人。
游擊隊員討論了一會兒,覺得郭練分析的沒毛病,于是就問“隊長,你說吧,咱們得怎么干”
郭練用沉重的心情回答道“鬼子既然是打突襲,咱們就要為機場爭取時間,所以”
接下來就不用說了,隊員們馬上就明白,隊長這是打算以區區五十人的游擊隊隊員去阻攔鬼子的機械化部隊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