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蒙諾科夫是從頑軍那得到八路軍有飛行兩百公里的“高火”的消息的。
就像之前所說的,頑軍各方面都很拉垮,但在對付八路軍方面卻從來都沒放松過,包括情報戰,尤其是運城的戰局。
原因是八路軍在運城的勝敗將直接關系頑軍在黃河以南的防線的壓力。
因此,頑軍在運城一帶布設下了許多情報人員,而這次八路軍給鬼子的致命一擊就是改進型“高火”,情報人員當然不會把它漏掉了。
據說重慶方面在聽到這情報時驚得端在手里的茶杯都掉在了地上
“射程一百多公里的炸彈,從原常機場打到南集村,八路軍居然能研發出此等裝備”
“若是我軍也有這種裝備并大量生產,那是否意味著”
想著,重慶方面馬上就派人趕往八路軍“快,以合作抗戰為由,向八路軍索要這高火的技術”
只不過重慶方面因為資源簣乏,派來與八路軍談判的特使是乘坐火車,而來蒙諾科夫卻是搭乘飛機,所以還趕在了前頭。
來蒙諾科夫有些疑惑的問“王學新同志,能說說這種裝備不能交易的理由嗎”
王學新回答“其實,也不是說不能交易,只是技術不能交易”
來蒙諾科夫眼睛一亮,面帶喜色的回答“沒問題,不需要貴軍轉讓技術,能得到成品也可以”
來蒙諾科夫雖說尊敬王學新,但心下是對王學新所說的“技術”還是不屑一顧。
原因是來蒙諾科夫以為這所謂的“高火”連八路軍都能研發出來,就不存在太高的技術門檻。
所以,以毛熊的工業水平和科技水平,拆吧拆吧來個逆向工程很快就出來了,還要什么技術啊
來蒙諾科夫甚至都認為王學新這是聰明一世湖涂一時,把毛熊當毛蟲了。
來蒙諾科夫不知道的是,王學新心里在這方面其實早就有考慮了。
首先是技術方面的問題,“高火”并不像來蒙諾科夫想像的那么簡單雖說它造起來的確不難,但困難的就是其控制系統的核心數據,只要這些數據不落到毛熊手里,以漢斯的科技水平也得研發幾年,毛熊還能輕輕松松做到
其次,就是王學新知道“高火”這玩意其實不只是八路軍獨有。
在世界的另一頭,漢斯也在研發這玩意而且就要成功了,兩年后的今天它就投入實戰了。
等到世界大戰結束的那一天,毛熊和鷹醬攻入漢斯分別得到了成品以及一部份科學家,很快就能研發出自己的導彈。
到時,王學新手里這“高火”就不再是“奇貨可居”了,為什么不乘現在賣個高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