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新對此心知肚明,因此從來都不會對鷹醬有太多的奢望,與鷹醬的合作一直以來也都比較保守。
比如關于導線的事,王學新對孫爾威說的是“這種反坦克火箭彈既然是聯合研發的,那么八路軍也需要實現獨立生產,這不過份吧”
孫爾威對此當然沒意見。
開玩笑,合作研發的另一個意思,就是雙方都能擁有這項技術,否則就沒有合作的意義。
因此,王學新提出希望能獨立生產的說法是天經地義。
王學新下一句話就讓孫爾威為難了“我們在火箭彈方面的獨立生產不存在問題,問題就在于導線,我希望鷹醬能為我軍一百萬米的導線”
聽到這個數據孫爾威就驚呆了“一百萬米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你們要這么多導線做什么”
“孫爾威”王學新故作輕松的反問“你以為一百萬米很多嗎你知道這種反坦克火箭彈它的射程是多少每枚需要多少米的導線”
孫爾威一愣,他倒是沒認真算過,畢竟他只是一個情報人員,對這方面了解并不深。
王學新馬上就給出了答桉“每枚反坦克火箭彈需要一千米的導線,孫爾威”
火箭彈的射程只有五百米左右,之所以需要一千米,一方面是要為火箭彈更多的冗余射程理論射程跟實際射程不一樣,實際戰斗中比如導彈居高臨下發射,很可能會多走一些距離,到時如果因為導線不夠長而在實戰中無法發揮這優勢豈不是虧大了
因為,為了實戰有更好的表現,冗余出五百米的長度是有必要的。
另一方面,則是火箭彈的射程還有很大的升級空間,比如增加火箭彈的發射藥的裝藥量,很輕松的就能實現火箭彈射程的增加。
到時火箭彈射程增加了而導線只有五百米,是不是馬上就要全部返工并將舊款火箭彈淘汰
也就是從發展空間方向說,冗余五百米射程也有必要。
王學新繼續說道“每枚反坦克火箭彈需要一千米導線,那么一萬米導線只能生產十枚這種火箭彈,一百萬米也不過生產一千枚反坦克火箭彈而已,一千枚這種火箭彈又能做什么這只是我的首批要求而已,它只夠我軍打一場或者兩場戰役”
孫爾威被王學新這么一算,覺得也對,一百萬米導線聽起來挺嚇人的,但轉化成一千枚反坦克火箭彈在戰場上的確做不了什么。
孫爾威不知道的是,王學新這種計算方法是針對鷹醬的火力習慣計算的。
八路軍在華夏戰場上與鬼子作戰至少目前需要用到反坦克導彈的需求很少,此時鬼子的坦克狀況,八路軍用火箭筒完全能對付。
因此,王學新首先考慮的是把這些導線用于x1。
當然,反坦克導彈那邊也要做好準備。
比如生產個一百兩百枚,產能要先出來。
之后反坦克導彈射手也要訓練出來,這樣一旦戰場需要時,八路軍也不至于沒有反坦克導彈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