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謝很快就給出了另一個半履帶裝甲車的改裝方桉。
這個改裝方桉讓王學新都覺得嘆為觀止。
“側面裝甲用10厚的鋼板”阿列克謝指著設計圖說“因為側面對于裝甲車而言是主要的防御方向,我們很有可能會遭到敵人輕機槍及小口徑重機槍的攻擊。10鋼板能很好的應對這些裝備的攻擊”
王學新對此沒有意見,10鋼板對付大口徑重機槍比如毛熊127的德什卡機槍,那肯定不行,但對付鬼子的輕重機槍那基本能滿足要求了。
阿列克謝甚至還給出了數據,他拿著一份手寫的文件遞到王學新面前,如數家珍的說道“目前鬼子最常使用的是92式重機槍,這種重機槍使用77子彈。鬼子在與華夏軍隊作戰時通常沒有配備穿甲彈。在沒有配穿甲彈的情況下,任何距離都無法擊穿10鋼板。”
“那么”王學新問“如果配了穿甲彈呢”
王學新這是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而且半履帶裝甲車也并非與鬼子打一仗,今天打完了鬼子就知道八路軍裝備這種車,下一回重機槍就會帶上穿甲彈了。
阿列克謝單獨拿出一份資料遞給王學新,說“92式重機槍穿甲彈,500米距離可穿透8鋼板,200米距離穿透10鋼板”
王學新滿意的點了點頭。
也就是說,半履帶車可以抵擋鬼子92式重機槍使用穿甲彈時在200米距離上的攻擊。
而200米半履帶汽車上的戰士們早就能發現架得像門大炮似的92式重機槍了。
另外,要加厚鋼板其實沒有太多必要。
因為鬼子最常用威力最大的重機槍就是92式重機槍,另外一種三年式重機槍使用65子彈威力比92式重機還差。
如果能防得了92式,那基本就可以對鬼子的輕重機槍以及步槍免疫了。
在這情況下加厚鋼板除了給自己的半履帶汽車增加重量降低性能外得不到什么好處。
阿列克謝繼續說道“我將縮短了車身以減輕重量,原本半履帶車可以裝載25人,但我認為28的裝載量比較合適八路軍,你怎么看”
對此王學新當然沒有問題。
2指的是兩名司機,8指的是戰士,總數10人恰好是八路軍一個班的建制。
于是,一輛半履帶車就是一個班的兵力,每輛車上都有一個班長指揮,每三個班就是一個排,第三個排這與八路軍的建制完全吻合,在最大程度上給予八路軍作戰上的方便。
另外阿列克謝還在半履帶汽車最前方使用了傾斜裝甲將車頭設計成了楔形。
阿列克謝解釋道“半履帶車是發動機前置,前方很容易遭到敵人火力攻擊,傾斜裝甲可以在不增加鋼板厚度的情況下增加防御強度,同時裝甲車在特殊情況下還需要沖撞,楔形有利于這一點”
王學新腦海里馬上有了畫面如果用這種像裝了銼刀頭似的裝甲車沖撞鬼子邊三輪,那會是一道怎樣的風景
這些還只是外形上的改裝。
阿列克謝還在原車上拆了許多東西。
比如保險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