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各國的作戰風格的確與西方的作戰風格不一樣。
西方往往強調盡力就可以投降等等,而亞洲則是強調戰斗至最后一刻,鬼子就更是把這風格發揚到極致。
因此,鬼子根本就沒有聽諾埃爾上尉的命令,依舊騎著挎子架著機槍一邊朝八路軍沖鋒一邊開火。
八路軍的指揮官是一營營長馮海亮,他看到鬼子沖鋒的這一幕就有點懵。
“什么情況”馮海亮問著教導員“咱們到處找鬼子呢,鬼子這就沖上來送死了怕不是有詐吧”
馮海亮這是覺得便宜來得太快了,感覺有點不現實。
正拿著望遠鏡觀察的教導員看了下敵情,就說“就算是有詐還能怎么著還能不打嗎”
馮海亮一想也對,這是兩支機械化部隊的短兵相接,根本就沒有回避的空間機械化部隊之間的交手就是這樣,一旦有一方在戰場上潰逃,除非其速度很快,快到敵人追不上,否則就是被敵在屁股后頭追著打,因此根本就沒有回旋的余地。
于是馮海亮就不再遲疑了,他轉身朝通訊員吼道“全體都有,做好戰斗準備”
這是毛熊缺乏通迅設備的鍋毛熊其它設備都還好,比如坦克、飛機、大炮,這些重工業要啥有啥,但輕工業比如通訊設備,就連毛熊自己的坦克上都沒幾架裝的。
這也是在戰場上毛熊的t34總是打不過漢斯性能更差的二號、三號的原因之一毛熊的t34因為缺乏通訊設備因此無法有效協同,往往會被漢斯的坦克圍攻形成“蟻多咬死象”的局面。
毛熊自己都缺通訊設備,賣給八路軍的裝備就更是如此了。
坦克營的坦克還好,那是因為坦克數量不多,王學新放點血給他們買齊了。
機械化部隊這什么半履帶車那是海了去了,根本就沒法裝備通訊設備。
于是馮海亮這下令還得靠吼。
通訊員回應了聲,然后馬上就把命令傳遞了下去,接著三發信號彈升上空中,八路軍的半履帶車就動了起來。
八路軍機械化部隊的作戰隊形,是每輛t26坦克配十輛半履帶裝甲車。
因為一輛半履帶裝甲車可以容納十名戰士,于是恰好就是一個連的編制。
作戰時,就是坦克在前半履帶車在后,有可能的狀況就是全體朝敵人沖鋒,否則就是步兵下車尾隨坦克和半履帶車推進。
所謂的“有可能”,指的就是地形合適而且沒有多少障礙物。
比如敵人駐守在高地,又或者有鐵絲網、反坦克壕、地雷等障礙,這時還全體推進那就是找死。
此時,在八路軍面前的卻是一片開闊地。
當面之地又是駕駛挎子的鬼子這玩意在半履帶裝甲車面前幾乎就是玩具,當然就是全體沖鋒。
沖鋒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快。
接著,首先開火的就是裝履帶裝甲車后艙的迫擊炮。
一排排炮彈帶著一陣令人恐懼的嘯聲,以一道完美的弧線越過己方裝甲車,然后狠狠的砸進鬼子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