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鋼材產量的問題,王學新考慮過幾個方案
一個是從鷹醬或毛熊那引進。
這不是不可以,尤其是從毛熊那進口,此時王學新與毛熊還有交易未完成,加上一個鋼鐵廠也就是幾枚“高火”或是x1的問題。
但王學新卻不太愿意這么做。
王學新想的是毛熊那也缺鋼鐵戰爭時期誰都缺這玩意,尤其毛熊還是工業大國,打仗時一輛輛汽車一輛輛火炮、坦克的,對鋼材的需求比華夏大得多,其本身還要向鷹醬進口鋼材,要求毛熊支援華夏鋼鐵廠似乎有些強人所難。
這還是其次,更重要的還是,王學新知道毛熊最慘烈同時也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仗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就要爆發了。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毛熊與漢斯可以說是棋鼓相當彼此都用盡了全力打得十分艱難。
在這當口從毛熊那強行挖一個鋼鐵廠和人才來萬一引起連鎖反應讓毛熊的戰局朝不一樣的方向發展怎么辦
王學新不想冒這個險,他認為就算要換也應該緩一緩,等毛熊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后再說。
但華夏這邊的鋼材就又成問題了。
自己改進設備生產鋼材
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屬于遠水解不了近渴。
占用步槍鋼材的產能
要犧牲多少步槍的槍管才夠生產一臺汽車發動機啊,這只怕也不是長遠的辦法。
就在王學新為此犯難的時候,目光突然瞥見墻上掛著的地圖
那是一張呂梁山北面的大青山根據地地圖,由于下一階段八路軍的重心要從運城轉到北方,實施一面防一面打的策略將鬼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北面,因此這段時間王學新就在研究北面的地形。
以前是事不關己因此沒有注意,現在因為想著鋼鐵廠,一眼就瞥見了鬼子設在大青山以東的大青山鋼鐵廠。
這是由于八路軍對北面的控制較弱決定的,此時北面在大青山根據地只有一個支隊。
大青山一帶不僅鬼子橫行,頑軍的勢力也令八路軍及游擊隊十分頭疼。
這或許讓人很難想像,在北方遠在大青山一帶怎么還會有頑軍的勢力。
其實這并不難理解,因為在抗戰全面爆發后,頑軍也學八路軍的樣子希望能在敵后建立自己的勢力拖鬼子后腿,簡單的說就是頑軍也有自己的游擊隊。
頑軍的初衷是好的。
重慶方面很簡單的想以八路軍這樣一窮二白的部隊都能在鬼子后方搞起這么大的動作打擊鬼子的后勤補給線,那么以頑軍的實力,如果也能在鬼子后方拉起一支部隊,甚至必要時還跟八路軍聯合拖住鬼子的后腿那是不是就能減輕頑軍正面防線的壓力
然而,頑軍的這種往往事與愿違。
原因是頑軍方面不知道八路軍之所以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還能給鬼子這么大的打擊,其根本原因是八路軍站在人民和華夏的立場與鬼子做斗爭,于是就會得到百姓大眾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