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拉5”是在一周后配屬到位的。
它們是被配屬在一個叫砥石坡的地方。
砥石坡之所以得名,是因為這里盛產一種堅韌耐磨而且平整如刀削般的磨刀石。
這樣的地方原本并不適合作為飛機場。
主要是因為附近到處都是石頭以及打磨石材后剩下的碎石料,可想而知,這地形一旦被鬼子轟炸就會到處飛射著碎石,這些碎石會成為鬼子炸彈的威力倍增器。
王學新最終選擇這里,是出于幾個原因
首先是王學新對機場的防御已經有了相當的信心。
單純從軍事角度來說,機場直接被敵人飛機轟炸的情況還是不常見的,那只有被偷襲或是敵我雙方航空兵不成比例的情況下才會發生。
比如鬼子偷襲珍珠港,又比如之前鬼子的航空兵實力遠大于八路軍。
這也是八路軍之前不得不考慮機場防御甚至還要在機場構筑防空洞或者將飛機藏在地下工事里的原因。
這種防御方式雖說安全但十分被動。
因為飛機這東西永遠是用于進攻的,而且還講究快速。
如果把它們藏在坑道或是地下倉庫,就意味著起飛速度更慢。
更嚴重的還是,敵人航空隊一旦轟炸機場炸壞跑道,并持續的用轟炸機或戰斗機對機場實施封鎖,就意味著所有戰機都將被封鎖在掩體內無法起飛。
之前八路軍在望興機場就吃過這種虧,整支航空隊被封鎖在地下工事里無法出戰無法發揮作用。
主動防御方式,就是用雷達偵測機場周圍的空域,一旦有敵機逼近就用戰機驅離、攔截使敵人戰機和轟炸機無法逼近機場。
當然,這要求航空隊有相當的實力,否則就是一戰被敵人消耗光的結局。
以前八路軍沒有這樣的實力,但是在從毛熊那引進了“拉5”甚至是生產線準備生產后,八路軍毫無疑問就有這樣的實力了,尤其八路軍擁有了空戰利器x2。
“拉5”配上x2,無論是速度還是射程還是空戰方式都全面碾壓“零戰”,雖說還有航程的缺陷“拉5”最大航的程只有900多公里,與“零戰”的3000公里航程根本沒法比,這也決定了“拉5”更多只能用于防御而無法用于進攻。
不過這個特性也符合毛熊和八路軍的需求無論是毛熊還是八路軍,更需要的都是防御而不是進攻。
王學新選擇砥石坡的另一個原因,是這里距離大青山鋼鐵廠的直線距離200公里,距望興機場430公里。注運城距大青山直線距離600多公里
正如之前所說,“拉5”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為大青山鋼鐵廠空中掩護。
因此機場就要距離大青山鋼鐵廠足夠近。
只有足夠近,“拉5”才能在有可能的時間飛臨鋼鐵廠上空為其掩護。
客觀的說,200公里的距離已經太遠了,以“拉5”650公里的最高時速,趕到大青山鋼鐵廠需要近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