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飛行員這事,王學新其實是經過仔細考慮而不是擅下主張的。
當然,這其中也有形式所迫的原因。
但是
王學新對俞平說“我是這么想的,毛熊的戰機與鷹醬的戰機不同,我們在飛行員的培養上也應該用不同的方式對待”
“怎么說”俞平問。
俞平這點很好,他雖然是從晉綏軍出來的沾了許多軍閥部隊的習慣,但有一點卻始終堅持在飛行和作戰方面,他不會人云亦云上級說什么就是什么。
比如現在,他就會與王學新“據理力爭”。
至少在他看來是“據理力爭”。
因為,他認為戰爭不是開玩笑也不是拌家家,他不能拿部下的性命冒險。
王學新不答反問道“霍克81的最高飛行時速是多少”
俞平想也不想就回答道“547公里”
“毛熊的拉5呢”王學新又問。
“650公里”俞平身為一名飛行員,對這些數據當然十分熟悉。
“你看出什么問題了嗎”王學新望向俞平。
俞平想了想,就“哦”了一聲“營長的意思是,我們可以利用拉5在速度上的優勢,在戰斗中訓練飛行員”
王學新點了點頭“因為拉5相比起零戰有絕對的速度優勢,于是我們在空戰中就掌握了主動權,簡單的說,就是我們想打的時候就打,想逃的時候就逃,敵人對我軍毫無辦法既然是這樣,我們為什么不讓飛行員在戰斗中成長至于生還率我們只需要教會飛行員一種戰術,那就是高速接敵,發射x2,然后高速撤離。”
說著王學新就朝俞平揚了揚頭“俞隊長,要教會飛行員這些,你認為需要多久”
俞平聽著不由微微點頭,他顯然被王學新這個想法給說服了。
俞平之前一直反對將完縣機場的飛行學員調來第二航空隊,那是因為他一直覺得這些飛行學員來都是充數的,他們對第二航空隊的實力沒有任何幫助,甚至還可以說是拖后腿的,因為他們無法進行空戰,一旦升空作戰就大概率的會被敵人擊落而不是有什么戰果。
然而
如果用王學新這樣的戰術,也就是讓那些新學員打完就撤,那幾乎就是飛行的問題而不需要作戰。
首先,是“拉5”的速度遠高于“零戰”。
“拉5”最高時速650公里,“零戰”最高時速533公里,時速差了一百多公里。
對于戰機而言,至少是這時代的戰機,速度就等于一切。
于是,基本所有的飛行技術都不需要了,那什么追尾、纏斗、爬升等等有句話是這么說的“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技巧都形同虛設”。
戰機的空戰就可以改為“在絕對的速度面前,任何飛行技術都形同虛設”。
因為鬼子飛行員追不上敵機,那什么什么技術根本就沒有施展的機會。
其次,就是八路軍飛行員的戰機很可能都不會進入鬼子戰機的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