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云龍帶著部隊打上來的時候,也只是圍在外頭不著急進攻。
因為直到這時,那些假扮成“自衛軍”的戰士才有機會混進去要混進“自衛軍”并不困難,“自衛軍”本身就是游擊隊性質的服裝不統一,還有許多“自衛軍”成員是從土匪轉化而來紀律十分松散,混進幾十號人根本就沒引起任何懷疑。
做好這些準備后,李云龍才下令“打信號彈”
“騰騰”幾聲,三發紅色的信號彈直沖云宵。
這是八路軍空地協同的信號毛熊的“拉5”的確優秀,但有一個缺點就是沒有配通訊設備。
毛熊自己用的“拉5”是配有通訊設備的,但電臺這東西毛熊自己都不夠用還要從鷹醬那進口在鷹醬輸送援助前,毛熊許多戰機也是依靠打信號彈傳遞信息。
因此,其出口給八路軍的“拉5”當然不會帶有電臺。
空地協同就只有一種方式,那就是用信號彈或是信號板給航空兵發信息。
早就盤旋在附近空域的六架“拉5”在看到信號彈后,馬上就朝信號彈的位置集中。
這六架“拉5”是俞平親自帶領的。
當俞平向王學新提出作戰請求時,王學新初時還不同意他出戰。
“如果是以前,我不反對你出戰”王學新說“但你現在是第二航空隊隊長,整個航空隊都需要你指揮。你要是出任務,航空隊誰來指揮”
接著王學新又補充了一句“俞平同志,你求戰的心理我能理解。但你現在要從飛行員這個角色轉變過來,總是要有人指揮作戰的希望你能盡快適應這個崗位”
“營長”俞平回答“我這么做就是為了能盡快適應這個崗位”
“怎么說”王學新疑惑的問。
俞平解釋道“我認為身為一名指揮員,我首先要應該了解自己的飛機及其作戰性能,如果這些都不知道只是用一些紙面數據做參考”
于是王學新就明白了。
俞平是說他以前飛的是“霍克81”,現在突然轉變為“拉5”,難免對其實戰性能沒有精準定位,這樣一來在將來的指揮中就有可能做出錯誤的估計進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王學新想想覺得也對,尤其此時還只是初戰,鬼子在大青山鋼鐵廠方向完全沒有準備,預計不會有大規模空戰,這時就是俞平這個隊長了解“拉5”基本性能的最好實機。
想到這,王學新就點頭答應了,機場就暫時由王學新指揮。
六架“拉5”,只有俞平駕駛的戰機裝有電臺。
俞平一見到信號彈就馬上向王學新報告“發現我軍信號彈,請指示”
王學新想也不想就下令“轟炸鋼鐵廠,注意,不要轟炸核心區域,主要轟炸工廠周圍的圍墻”
“明白”俞平應了聲,然后就向跟在兩側的戰機打了個手勢,率先向鋼鐵廠方向飛去。
不到兩分鐘,鋼鐵廠就漸漸的出現在俞平面前。
但這時空中突然出現兩個小黑點,俞平第一時間就判斷那是鬼子的98輕爆,雖然因為距離太遠他根本就看不見細節。
這是一名飛行員的直覺,或者也可以說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