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有人操控會快得多。
這里的“快”指的并非導彈的速度,而是研發的速度。
甚至不只是“快”,它還能達到了“智能化”此時的v1導彈還沒有智能一說,僅僅只是自我調姿保持飛行方向,甚至就連保持飛行方向這一點都做得不是很到位。
以此時的科學技術和工業基礎還做不到這一點,它需要雷達的高度發展以及計算機在軍事領域的應用。
而此時的雷達還存在各種缺陷,計算機還在日不落那剛生產出雛形許多教材上寫的是第一臺計算機是鷹醬生產的,事實并非如此。第一臺計算機是日不落的圖靈為了破譯密碼而發明的,現代計算機領域最高獎項圖靈獎,每年僅授予一名計算機科學家,比諾貝爾獎還要難得多。
但如果是有人駕駛的導彈,所有的這些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人腦可以做到這些,他們甚至還可以在最后關頭從幾個目標中選擇出最有價值的那一個。
那么,為什么不這么做呢
岡村寧次想到這就不再遲疑了,馬上展開“人操特殊炸彈”的訓練。
關于“人操”裝備這東西,其實還不是鬼子最先開始的。
世界上首枚“人操魚雷”其實是由意大利率先實施意大利為了提高魚雷的命中率,就使用人力控制,這樣途中就可以調整魚雷的方向和角度實現“實時追蹤”。
只不過意大利人比較“人性化”,他們派上去的是潛水員,在魚雷即將命中目標前潛水員可以脫離魚雷逃生。
鬼子后期發展出來的“人操魚雷”,那就是把人活生生的給悶在里頭,即便魚雷沒能命中目標,里頭的人也很難逃生因為隨著魚雷燃料燃盡,魚雷就會沉入海底,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鬼子部隊中有不少這種被洗腦而陷入瘋狂的人,因此岡村寧次很容易就組織起一批敢死隊,然后再經過緊急飛行訓練主要就是調姿和轉向,調姿是為了保證飛行方向,轉向則是為了能在最后關頭準確的命中目標。
這就比訓練飛行員要簡單得多了。
因為對于飛行員而言,起降就是一個難點,但鬼子這“敢死隊”完全不用考慮起降問題v1導彈的起飛是依靠彈射裝置彈射出去的,不需要人為操控。至于降落只要一頭栽往目標就行了。
其次,對于飛行員而言戰機機動以及各種空戰動作也是一個難點,敢死隊同樣不需要這個。
再次,如果v1導彈里有一個人在操作,就意味著導彈里頭的陀螺儀以及自動控制設備全都可以拆除了,需要做的改進,無非就是在導彈前方和側面分別加裝幾個玻璃窗以供敢死隊觀察就可以了。
深入了解了這些后的岡村寧次不由狂喜,他認為自己總算找到一個比八路軍更優秀同時也能壓制的八路軍航空隊的裝備。
岡村寧次唯一的擔心,就是八路軍一旦知道“人操導彈”這方式之后,就會學帝國一樣也使用“人操導彈”,那時帝國在這方面就將與八路軍勢均力敵而不是占優勢。
不得不說,這是岡村寧次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人操作裝備進行自殺攻擊的做法,似乎也只有鬼子才有辦法做到而且還進行批量化生產和訓練了。
另一邊的王學新對此是一無所知。
此時的他,正在忙著建設“拉5”的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