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謀長回答“生產線如期交付沒什么問題,因為毛熊已經試用過,知道它們的價值。問題是”
說著參謀長就皺起了眉頭“雖然我們要求“拉5”生產線是配有技工的,但從以往毛熊配屬給我們的技術來看,都是屬于“以次充好”的狀態”
頓了下,參謀長又補充道“或者也不能說是“以次充好”,而是毛熊本身的狀況就是如此,他們也是用這樣的技術人員生產裝備的”
首長點了點頭,他更贊同后者。
比如毛熊給的“拉5”飛行員,一個個都是半路出家只訓練幾個月的新手。
你能說這些飛行員不行或者毛熊不厚道嗎
毛熊的情況是大批有經驗的飛行員已經戰死,他們自個都在用這種訓練幾個月就上戰場的飛行員,給華夏有什么問題
技術人員也差不多。
此時的毛熊處于資源和裝備奇缺的狀態,甚至就連步槍和子彈都缺前方大片領土被漢斯攻陷,軍火庫一個接著一個的被敵人繳獲,自己的工廠又往西伯利亞轉移,此時只有一部份投產,但他又要裝備起一支數量龐大的部隊,于是就出現這種狀況。
在這情況下,毛熊就連百姓都組織起來在家生產子彈、手榴彈甚至組裝槍械。
因此,“以次充好”用一批并不正規也不熟練的技工支援華夏,似乎也沒什么問題。
毛熊會說“像這樣的技工,在我們國家已經算是好的了”
參謀長無奈的說“因為我們本身不懂這些技術,所以很難區分技工哪些是“以次充好”,所有的一切我們都要從頭開始,看圖紙、制作、學習、討論,然后才敢進入批量生產,這至少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指戰員都明白這道理。
因為這生產的可是飛機,一點都馬虎不得。
毛熊只是將生產線交到八路軍手里,質量上的把關可沒有承諾。
如果八路軍自己不學習不懂得其中的道道,全憑毛熊技術員生產然后就派飛行員開著去作戰那就跟找死沒啥區別。
因此,幾個月的準備時間都算少了。
但鬼子又怎么會等幾個月
不過這個問題很快就因為毛熊對x2的需求解決了。
一個熟悉技工換一枚x2那還等什么呢
能生產“拉5”才是最重要的,uu看書如果能快速的、大批量生產,八路軍也就可以像歷史上毛熊那樣,讓飛行員在實戰中接受煅煉然后成長為優秀的飛行員。
于是王學新想也不想,馬上就答應了毛熊的條件。
不過要求毛熊這些熟練的技工,必須是名副其實,否則后續x2就無法保證。
這一來毛熊就不敢再搞花樣了。
畢竟在戰場上,尤其是在跟漢斯這樣的對手搶奪制空權,一百枚x2是肯定不夠的。
檢測到你的最新閱讀進度為“第295章槍斃”
是否同步到最新關閉同步
請瀏覽器輸入到進行查看
為您大神遠征士兵的亮劍之軍工系統,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第436章生產線免費閱讀ht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