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新安排好“拉5”工廠的事就返回他位于砥石坡的指揮部了。
生產線有參謀長和阿列克謝忙活,用不著王學新多操心。
事實上,王學新想操心也操不上心具體技術上事王學新是一竅不通,組織管理方面更是一片空白,一碰到那什么文件什么人事管理就頭疼,屬于越管越亂的那種。
所以王學新還是決定把精力多投到砥石坡和鋼鐵廠方向。
鋼鐵廠在李云龍的經營下也是有聲有色的,確切的說是趙剛在經營,李云龍那家伙只會打仗,一聽說有仗打就“嗷嗷”叫,就像打雞血似的,說到其它的就昏昏欲睡的完全不在狀態。
趙剛就不一樣了,他不愧是燕京大學讀過書的,把鋼鐵廠打理得有聲有色的,不但使鋼鐵廠恢復了生產還短時間內突破之前鬼子的生產紀錄這還有賴于趙剛的思想工作做得好,當然更大的原因是八路軍是仁義之師得到百姓的擁護,否則就算趙剛吹上了天也沒多少人信。
有了八路軍的好名聲,趙剛只是做了點宣傳,很快就把大青山一帶的百姓和蒙民組織起來參與到鋼鐵廠的工作和運輸中來。
往常,鬼子無論是采鐵礦石還是挖煤,都是用刺刀和皮鞭威逼著百姓干。
雖然也有進度,但百姓是被迫的,甚至還會暗中破壞,再一想,這些鋼煉出來就是用來造槍打華夏人的,就更沒有生產積極性了。
八路軍煉鋼就不一樣了,那是生產槍彈打鬼子的,就算不用工資只要能給口話吃他們也搶著干。
前者是被動,后者是主動,兩者的效率完全不是一回事,因此鋼產量大增也就在情理之中。
砥石坡這邊,王學新這段時間做的主要是訓練新學員。
這些新學員是為將來“拉5”生產做的準備
八路軍都有自己的飛機生產線了,往后大概以每月二十架飛機的速度升空,但這些飛機總得有人開啊
于是,訓練新學員就迫在眉睫。
王學新認為,這方面不能過于依靠鷹醬的完縣機場。
一是因為完縣機場訓練的是“霍克81”戰機,
駕駛“拉5”時還需要再次熟悉。
二是因為鷹醬訓練飛行員的方向和方式并不適合“拉5”
鷹醬是以長期訓練為目標,不練個一兩年休想升空作戰。
但“拉5”要求的卻是速成。
如果每個飛行員都要練個一兩年才參戰,那么“拉5”生產線生產出來的飛機都要在倉庫里呆著生銹了。
八路軍顯然等不了,這是形勢所迫,也是戰爭的要求。
于是,八路軍再次動用情報網,從全國各地尤其是從頑軍控制區那搜羅了一批高中生、大學生參加航空隊。
之所以要從頑軍控制區搜羅,是因為在之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八路軍控制區都是鬼子一槍都能打穿的就連首長的指揮部都要轉移來轉移去,全軍都在山里與鬼子打游擊,這情況又怎么能留得住人才
人才的確有,但是極少數,都是些有堅定的信念而且相信八路軍才能救華夏的人才。
大多數人才都在重慶他們隨著大學一起搬遷到重慶。
但這時要搜羅這些人才已經相當困難了。
并不是說頑軍管得嚴。
即便頑軍管得嚴,八路軍也是能通過地下工作人員動員到人才投奔八路軍。
原因是此時的頑軍也在大批動用學生兵以往頑軍并不要求學生參軍,因為他們也知道人才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