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橋本就利用自己精勘的飛行技術頻繁的大角度機動。
開戰前,橋本就給部下這個命令。
事實證明橋本是正確的,“零戰”在大角度機動時轉彎半徑比敵機小得多,因此“零戰”可以用更少的時間走更短的路實現“追”上敵機。
注“零戰”空重1600多公斤,“拉5”空重2600公斤,“拉5”雖說是木制的,但與重量減到變態的零戰相比還是重了一千多公斤
橋本就是用這戰術追上了一架敵機。
但留給橋本的時間不多,因為在追上的一霎那,橋本如果不發射s1的話,那就意味著敵機馬上就要逃離他的射程。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橋本幾次都錯失了擊墜敵機的機會。
s1的人工引爆就幾乎無法解決了
因為是人工引爆,飛行員必須一邊控制著飛機一邊目視并計算s1與目標的距離,只有當s1與目標足夠近時引爆s1才有可能將目標炸毀。
而這就需要靠運氣了。
更何況,毛熊的戰機雖說是木制,但卻比“零戰”還要堅固。
因此,即便一枚枚s1在“拉5”周圍炸開,但能將其擊墜的卻十分稀少。
戰斗幾分鐘后就進入了白熱化,橋本總算找到了一點竅門,他知道這需要打提前量就像狙擊手打不規則跑動的目標一樣,你必須估計目標的走位,然后提前將戰機指向并發射s1。
果然,一架“拉5”戰機在橋本的操作下,被s1命中爆出一團火焰。
橋本心中一喜,就在電臺里大喊“諸位,估計目標的位置提前射擊”
但話音未落,橋本勐然發現身后一架敵機緊追而來。
橋本趕忙拋下話筒操控戰機大角度機動,但剛剛轉彎,卻發現轉彎處一枚冒著白煙的x2正在那里等著他
那一刻橋本愣住了八路軍,也學會了打提前量
橋本這是小瞧八路軍飛行員了,八路軍飛行員中雖然大多數是新學員,但其中也不乏有跟著俞平一起從第一航空隊調來的老飛行員。
這些老飛行員雖然駕駛“拉5”的經驗不足,但他們在晉綏軍中時就駕駛過各種機型。
正所謂“一通百通”,駕駛戰機作戰的原理是一樣的,只是不同機型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老飛行員正因為開的機型多了,因此很快就適應了“拉5”。
其中有個叫王勐德的,他是第二航空隊的副隊長,也是俞平的左右手。
如果不是俞平說,王學新不敢相信這家伙居然是個近視眼王勐德的父母都是讀書人,父母都近視,于是遺傳給王勐德,其天生就有四百多度的近視。
但有句話叫“熟能生巧”,王勐德就是依靠勤學多練最終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飛行員甚至成為其中的佼佼者。
而且,正因為王勐德近視,他在空戰中往往是憑感覺。
追著橋本戰機的就是他,他發現橋本駕駛的這架戰機十分靈活,而且總是憑著“零戰”的機動性作大角度轉彎,于是就憑著自己的感覺給它打了一個提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