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沒錯”王學新說:“子彈的確是打得遠打得準好,但是實際的戰斗大多都發生在五百米以內。600、800,甚至1000米的射程是不是一種巨大的浪費”
不等蘇欣反駁,王學新又接著說道:“反之,手槍彈的射程就太近了,它用作手槍射擊的頂多只有50米,用作沖鋒機關槍,射程勉強達到兩百多米,這是不是在兩百多米到六百米之間造成一個火力真空也就是說,我們的士兵,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在忍受著600、800米射程步槍的后座力,去打三百到五百米的目標短時間戰斗還不要緊,時間一長呢有考慮過士兵的體力嗎”
王學新這么一說,蘇欣就沒聲音了。
這時蘇教授就插了句嘴:“王營長,或許我不懂打仗,但是如果咱們的部隊全裝備這種步槍打這種子彈”
說著蘇教授就拿起一枚中間威力彈在王學新面前揚了揚,說:“那敵人如果在遠距離對我軍進行壓制呢我是說,他們就隔遠了跟咱們打,咱們的槍打不到他們,他們卻能打得到咱們”
“蘇教授”王學新回答:“如果是隔遠了到600米以上,那都得神槍手才能打得準了。更何況咱們也不是不裝備步槍完全淘汰步槍彈啊”
“你的意思是說”蘇教授吃驚的望向王學新:“往后部隊裝備三種子彈這會不會有供應方面的問題”
蘇教授這擔心自有道理。
部隊作戰最怕混亂,比如一支部隊使用萬國造裝備,這種槍使用這口徑的彈藥那種槍使用那口徑的,后方就算有彈藥都不知道該往哪送,于是就會造成致命的補給混亂。
王學新增加一種彈藥也就是中間威力彈,的確會給后勤造成一定的困難。
但是
王學新說:“這個就是訓練和適應的問題,我軍長期以來一直在使用萬國造裝備,有時一支部隊都有十幾款不同的裝備,之前都不會出問題,現在簡化到三種彈藥,又怎么會有問題”
蘇教授想想也對,然后就不說話了。
蘇欣這時又插了句:“營長同志,我認為你這方案是不可取的。主要是我們如果要生產新槍械的話,就要對整條生產線進行改裝,結果必然會造成很大的浪費,而且最終得到的也不過就是節省一些彈藥讓士兵節省一些體力,這并沒有多大的優勢,我認為這不足以讓我們放棄一款成熟的裝備而采用激進的方式生產新槍”
王學新摸了摸鼻子,說:“優勢嘛可不只是節省些火藥節省些體力”
“什么意思”蘇欣問,她想不明白還能有什么優勢。
“是這樣的”王學新指著簡圖解釋道:“你知道的,沖鋒機關槍可以手持連發,是因為它后座力小,機槍不可以是因為它后座力大。如果有一款子彈,它的威力在兩者之間,也就是既可以連發又能保證威力保證500米左右的射程你說它的優勢大不大”
這話一出口,蘇教授和蘇欣就愣住了。
身為武器專家的他們,當然知道如果真有一款這樣的武器,那毫無疑問可以碾壓現有的所有單兵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