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龍這說法倒是有新意。
一個班要是一個神槍手,一個連的神槍手就是九人。
這九人因為拿的是拉栓式步槍因此子彈與其它人不一樣,如果后勤補給時與別人混在一塊,那就復雜了給一個班送彈藥時就要分兩種彈藥。
但如果把這九個神槍手以連為單位編成一個班,后勤送彈藥時就只需要考慮每個連需要多少多少彈藥分配下去就行,同時又不影響戰斗,尤其訓練時還可以統一訓練而不是每個班都要分兩種訓練系統。
只有在協同方面才需要分配下去進行訓練。
另外王學新還考慮到現代作戰單位還有班用機槍這東西,也就是每個班一挺輕機槍。
原本王學新還想著,獨立團是不是也一樣編一個班用機槍。
但一想,每班一挺機槍的話一個連就是九挺,一個團就要上百挺。
首先是八路軍沒有這么多機槍確切的說機槍還是有的,全軍搜集,把幾個團的機槍全集中在一塊給獨立團。
但王學新考慮到機槍這玩意真要是打起來,子彈消耗就比ak47還大得多,然后問題就來了,ak47的彈藥消耗原本就大,再加上班用機槍后勤補給能事跟得上嗎
其次,王學新認為這樣的火力強度沒有很大的必要。
班用機槍那是現代的火力要求現代的軍隊,拉栓式步槍已經被淘汰了,敵我雙方用的都是突擊步槍,于是編入班用機槍才是必要的,為的就是在火力上能壓敵人一頭。
這有點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理,敵我雙方都在不斷的在火力上加碼,同時后勤補給方面又因為有現代化運輸系統能滿足需要,于是班用機槍就是合理的。
但是現在,鬼子用的還是拉栓式步槍,其機槍還是歪把子機槍歪把子機槍因為用的是彈斗供彈射速慢,理論射速只有500發每分鐘,而ak47的射速都達到600發每分鐘。
供彈方面,一個彈斗也就是裝30發彈藥,ak47也一樣是30發。
換而言之,在ak47的射速內,鬼子的機槍還不如八路軍手里的突擊步槍,一把ak47足以壓制鬼子一挺機槍的火力
其實如果采用連射的話,射程會比單發點射遠得多。
因為單發點射打的一個點,而連射是打的一個面,這也是機槍射程往往比步槍高的原因。
如果再考慮到這方面因素以及換彈匣的速度,兩把ak47壓制鬼子一挺歪把子機槍那是沒有一點壓力。
在這情況下,八路軍尖刀團的火力已經實現對鬼子的碾壓,那還需要裝備那么多的機槍來對鬼子形成火力優勢嗎
答桉顯然是否定的。
于是在慎重考慮后,王學新認為每個排裝備一挺輕機槍就足夠了。
另外為了能保證完成攻堅任務,每個排再增編一個火力班裝備五零小炮和火箭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