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直都是鋼鐵廠。
因此,王學新的目光也集中在鋼鐵廠。
這也是王學新會讓獨立團中兩個戰斗力最強的步兵營一營二營進攻鋼鐵廠的原因之一。
張大彪帶著自己的部隊潛伏在鋼鐵廠百米外的雪地里,鬼子的探照燈在炮樓上來回往下掃,透過鵝毛般的大雪將光圈打在下方的雪地里。
張大彪和部下一動不動的趴著等待最后的命令,盡管一陣陣寒氣從地上后背無孔不入的往身體里鉆,手腳已經被凍僵麻木失去了知覺。
不過張大彪卻知道,他們之所以能潛伏到距離鬼子防線一百米左右的距離而不被發覺,也正是因為地上的積雪和天空飛舞的雪花。
因為天上正下著雪,所以探照燈的視野很有限相比起雨水,雪花更能反射燈光,因此鬼子那探照燈雖然能勉強打到一百米外,但那打下的大多是飄飄落落的雪花的影子,根本就看不見什么,鬼子這么做只是希望起著一點威攝的作用。
另一方面,積雪也導致鬼子無法布設地雷。
鬼子這種布設地雷跟八路軍撤退時布設地雷是完全不同的。
八路軍撤退時布的雷,那是邊布雷邊撤,只需要這些地雷短時間能起作用就可以,它的作用是不讓后頭的鬼子跟上來。
但鬼子在鋼鐵廠周圍布設雷區就不一樣了。
這種布雷是長期的,希望能以此阻止八路軍或游擊隊對鋼鐵廠的進攻。
然而,冬季大雪一下,積雪的重量就能將地雷引爆,不管是壓發雷還是絆發雷,都會因為紛紛揚揚的大雪出現問題。
有些則是不會爆,因為地雷的引信已經被凍在一塊無法激發了。
不管是哪種,對鬼子而言都是種浪費,因此鬼子在占領鋼鐵廠后只是粗略的在防御正面也就是朝向八路軍的西面布設一批地雷,其它方向就是一邊空白。
一營和二營,就是從南北兩個方向插進鋼鐵廠的。
張大彪的一營是進攻的主力,他的部隊從北面的大青山往南潛行插至鋼鐵廠的北方。
之所以要把主力放在北面,是因為鋼鐵廠南向還有許多鬼子駐扎,二營只能輕裝穿插以免被鬼子發現蹤跡。
趴在地上的張大彪時不時的可以聽到鬼子飛機“隆隆”的起飛聲,有時還有幾個巨大的黑影從他們頭頂上掠過。
這也給了他們很好的掩護在進入潛伏陣地時,即便發出點聲音也會被飛機的發動機掩蓋。
當張大彪看到鬼子的鋼鐵廠時,心下就不由一陣疑惑這鬼子怎么就不長記性呢上來鋼鐵廠整個炮樓來防守被獨立團打得唏里嘩啦的,它就不能換個花樣整點別的比如在外頭加幾道戰壕,再比如把炮樓改成暗堡
結果鬼子啥都沒改,依舊是炮樓加圍墻,連炮樓的位置都沒變。
如果說有什么區別,那就是圍墻加厚了,多了許多射孔鬼子似乎是想把這圍墻改成碉堡。
可是,這玩意能頂得住火箭筒打嗎
鬼子又不是不知道八路軍手里有火箭筒
張大彪不知道的是,鬼子呆板的性格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他們一旦形成某種戰術某種打法,就很快會形成一種習慣,然后不管在戰場上碰到什么問題,主是習慣成自然的用這些已經成形的戰術和打法去懟,就算出了問題曾經被敵人攻破過也是如此。
因為他們會想當然的想上次被敵人攻破鋼鐵廠的防御,不是因為戰術和防御不行,而是出了什么什么意外,又或者是作戰的部隊不夠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