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野真太愣了下,然后艱難的咽了下口水。
如果是在以前,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八路軍能研發出這種新型步槍。
但是現在,在知道八路軍有了“飛彈”有了“空空飛彈”等一系列的研發成果后,河野真太想不相信都難了如果有能力研發飛彈并先于漢斯投入實戰,那還能懷疑他們沒有研發一款步槍的實力嗎
岡村寧次的思考角度與河野真太不同,他考慮的因素更多
八路軍的裝備來源無非就是三個方向,一是鷹醬二是毛熊,還有一個就是自主研發。
鷹醬不太可能,他們自己都沒有一款合適的沖鋒槍此時的鷹醬主要是使用湯姆森沖鋒槍,但這款沖鋒槍造價十分昂貴,整個二戰才只投入100萬把。
鷹醬因此開發另一款造價便宜得多的沖鋒槍3式,俗稱黃油槍。
這種沖鋒槍說是43年服役實際上真正裝備部隊是在44年初,而且數量也十分有限,大批量使用還是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
此時的岡村寧次不知道這些信息,他以為鷹醬只有湯姆森。
根據戰場反潰來的情報,八路軍使用的“沖鋒槍”顯然不是鷹醬沖鋒槍。
毛熊倒是有可能。
因為毛熊被漢斯打急了,爆發式的研發武器裝備并緊急投入戰場。
然而,也恰恰是因為這一點如果毛熊有這款沖鋒槍,他們能自己不用反而先給八路軍用嗎
顯然不可能
因此,岡村寧次很確定,這八成又是那個叫小東北的八路軍軍工專家研發出來的裝備。
岡村寧次有些后悔了,他應該派出更多的大陸挺進隊甚至投入空降兵去進攻利源機場。
如果這么做的話,也不至于那一百多人在利源機場被八路軍擊潰。
然后,岡村寧次又得到了一個讓他不解的情報。
通訊兵報告道“大將閣下,我軍反應,那不是沖鋒槍,因為它擁有比沖鋒槍遠得多的射程”
“多遠”岡村寧次問。
“不太確定”通訊兵回答“大概三百多米”
岡村寧次這下就更不澹定了。
岡村寧次雖說是情報人員出身,但他槍械也頗有研究。
他知道沖鋒槍絕大多數的射程都在一百多米,可是八路軍居然能研發出一款能有三百多米射程的沖鋒槍
這可是帝國也研發不出來的東西
難道說八路軍已經比帝國還先進了
岡村寧次不知道該怎么想這個問題了。
因為在他的想法里確切的說不是他的想法,而是此時帝國有一種理論,那就是華夏的儒家文化是一種落后的文化,正是這種文化阻止華夏進入工業文明。
因此,帝國才要脫亞入歐才要學習歐洲的文明而摒充、鄙視、脫離華夏文明。
然而,現在擺在眼前的事實卻是華夏依舊能研發出許多超時代的裝備。
這就將帝國的“華夏文明落后論”從事實和根本上否定了。
這否定衍生出的問題,很有可能就是帝國在戰略方向上和認知上的錯誤,這才是最可怕的。
岡村寧次得出這結論的過程雖然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