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在意料之中,但戰斗還是在一天夜里突然間就打響了。
那天深夜剛過十二點,王學新還在宿舍的油燈下看著訓練報告利源機場的訓練一點都不比其它部隊輕松,他們既要訓練“拉5”戰機的駕駛和作戰,還要訓練“拉5”戰機的傘降。
傘降原本也需要些技術和經驗也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
因為子彈這東西對碰撞比較敏感,如果是一般的搬運還沒什么,但如果是從高空落下猛烈的撞擊,很可能會被引爆,即便沒有引爆在巨大的沖擊力下變形什么的也會給戰場帶來許多不確定性。
但這個問題對毛熊而言根本就算不上什么事此時的毛熊甚至都已經在嘗試空投坦克了。
確切的說不是空投坦克,此時的空投技術幾乎不可能空投坦克后還保證坦克完好。
毛熊很有創意的把輕型坦克裝在了滑翔機上讓它可以起飛降落,但這個想法只經過一次試飛就放棄了,因為風險太大被認為不值得這么做。
空投彈藥對他們而言自然是小意思,馬上就從毛熊那進口了一批用于空投的降落傘來。
讓王學新感到苦惱的是,“拉5”因為是木質結構的,這使其承載能力較低,機翼下只能掛載150公斤重的炸彈過重擔心在風阻的影響下會折斷機翼。
ak47單發子彈的重量79克。
150公斤就是不到19000發子彈。
這聽起來很多,一萬多發子彈,但要知道那可是ak47以一名戰士120發4個彈匣為一個基數計算,這19000發子彈只夠158名戰士打一場戰斗,也就是只夠一個加強連。
這么計算,三個團7000多人,隨便打一仗就需要44架“拉5”空投一批彈藥,而且這還是保證每次空投都能投到位的情況。
這效率有點低,尤其用的還是“拉5”這不是說八路軍耗不起“拉5”,而是耗不起飛行員。
于是王學新就考慮一個問題是不是該從毛熊那進口些運輸機了,只是毛熊自己也缺運輸機,他們還將轟炸機改成了運輸機,這情況從他們那進口運輸機是不是有些不合適
就在王學新為難的時候,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接著就是拍門聲,張宗平在外頭報告道“團長,鬼子開始進攻了”
王學新心下一驚,在這時候
心里疑惑著手里卻不慢,從墻上拿下武裝帶一邊扣上一邊走出門,看到張宗平迎頭就問“是大打還是小打”
“大打”張宗平一邊走一邊回答“從呂梁山到中條山,首批投入的部隊至少有兩個師團”
王學新再次一愣,沒有大青山
到了指揮部后果然就驗證了王學新的疑惑鬼子沒有進攻大青山。
這倒是出乎王學新的意料之外。
應該說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包括總部。
因為八路軍防線的兩個缺口,一個是運城一個是大青山。
很明顯大青山要比運城好打得多。
而鬼子卻選擇了運城而不是大青山。
這也打亂了王學新的想法他原本是想等鬼子在大青山展開進攻后,知道鬼子的薄弱點然后再展開反攻。
但是現在,大青山正面之敵卻一動不動,八路軍的機械化部隊如果貿然出擊,很可能會一頭扎進鬼子的包圍圈里兩下就被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