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就是在這距離上迫擊炮必須是盲打。
但這對獨立團也算不上什么,電話線一牽,炮兵偵察員前置,觀察到鬼子擲彈筒的位置馬上就指揮一個炮排展開轟炸。
注一個炮排編三門迫擊炮,每門迫擊炮編制10人,攜彈36到40發
通常兩輪炮彈過后鬼子的擲彈筒就會被打掉這應該是得益于鬼子所在的位置到處都是碎磚破瓦,炮彈往那附近一炸,那碎片就化身為彈片四處亂飛,躲在廢墟里的鬼子迫炮射手哪里能躲得過。
如果有什么位置被鬼子突破,比如鬼子沖進了八路軍占領區探制了某幾幢民舍,這時八路軍就會玩起一個近似作弊的操作直接調來謝爾曼坦克把鬼子占領的民舍撞塌,將鬼子連人帶房全埋在一塊。
這是對付距離近的民房,這種民房不方便用迫擊炮炸,因為擔心炮彈偏離會誤傷友軍。
距離稍遠一些就用火箭筒轟,再遠一些就上迫擊炮。
這樣打了半個多小時,鬼子是越打越看不到希望。
因為他們完全看不到原先預想的“巷戰”和“近戰”。
雖然這戰斗足夠近,有時民房就在前方不過隔了幾米遠,但他們始終無法接觸到敵人。
而鬼子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于是鬼子越打越少,越打士氣越低落他們幾乎就是在用生命換那些毫無價值的民房,確切的說是廢墟,因為民房一旦被鬼子占領用不了多久就會成廢墟。
很明顯,繼續這樣打下去,鬼子就只有全軍覆沒的結局。
第二大隊的鬼子指揮官吉田少左近乎歇斯底里的大喊“我們的戰車呢我們的大炮呢,為什么不朝敵人開火”
鬼子的確有戰車,第110師團在太原補充了一個戰車聯隊,只不過那些大多都是95輕戰,它們根本就無法在這黑夜闖進八路軍的防御圈,如果強行闖入,等著它們就會是火箭筒
鬼子的確有火炮,甚至其火炮還占據優勢。
但問題是,八路軍打的是迫擊炮,迫擊炮體積小可以在城內分散布設不說,它的曲射特性還能很好的利用建筑遮擋炮口發出的火光,其輕便性還很適合打完就跑,笨拙的重性火炮又怎么能對其進行有效壓制
然后沒過多久連鬼子都打崩潰了。
他們不顧一切的往來時的缺口撤退,雖然明知道那里已經被八路軍的火力封鎖。
撤退可能還有一線希望。
不撤退,那就沒有任何希望,只有死在這里一條路。
李云龍這戰術甚至都給鬼子留下了心理陰影,使其在隨后的戰斗中輕易不敢突破八路軍沖進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