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既然對大同發起進攻,就不會沒有準備”王學新分析道“我軍防線的問題,就是過于依賴鐵路線同時許多位置都十分薄弱,在這情況下如果貿然出擊,很可能會掉進鬼子設下的陷阱”
動態防御就是這弱點,它雖說可以將兵力集中使用再利用機動性進行遠距離的有效防御,但全線幾百公里的防線肯定無法面面俱到甚至有些路段都有可能只設了幾個哨兵。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安卓蘋果均可。
所以,鐵路表面看起來還是安全的,至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任何一處示警,但越是這樣就是越可疑鬼子不可能任由八路軍把援兵派往大同。
王學新猜測,鬼子還有其它部隊此時已乘著夜色在鐵路兩側潛伏,他們沒有驚動哨兵,只等著八路軍援軍要上來時再突然發起進攻。
這種做法很明智。
因為有句話叫“只有看不見的敵人才最可怕”。
如果鬼子從一開始就發起攻擊占領某個路段使八路軍鐵路中斷,那么八路軍馬上就知道幾個信息在某處,有多少敵人,該派出多少兵力打通等等。
然而,鬼子卻始終沒發起進攻只是躲在暗處伺機而動,這么一來就是整條線幾百公里都有可能,僅僅只是要找出敵人在哪個位置都不容易尤其此時還是在夜里。
因此,王學新只是指著鐵路上的幾個重點部位下令道“幾處公路橋、和一個隧道加強防御,暫時按兵不動,等到天亮再說”
“團長”陳松勇說“可是大同”
此時以八路軍掌握的信息,大同是三千人的獨立團加兩千新投誠的寧杰一部再加一千民兵。
如果這么計算的話,大同對抗鬼子一個師團實力相差過于懸殲,其中寧杰一部還不確定會不會臨陣叛變。
不過王學新相信李云龍的能力,他是能夠獨擋一面的指揮官,而且還是個講效率能當機立斷的指揮官,擋住一夜應該問題不大。
等到白天,八路軍的航空隊能發揮作用,到時壓力就小得多了。
另一頭的林芳太郎也在為這事著急。
原本他以為在自己的連環計下別說一夜了,可能一個小時不到就能將大同輕松拿下,沒想到不僅沒能拿下反而損兵折將。
林芳太郎很清楚,如果首戰告負,城內的百姓就越發不可能混亂他們的信心是隨著戰局搖擺的,他們認為勝利的天平偏向八路軍,那么就會選擇在城內支持八路軍,于是勝利天平就會越發偏向八路軍
“混蛋,不行這樣下去”林芳太郎自言自語的說道“必須讓百姓陷入恐慌”
此時的林芳太郎認為這是唯一一個攻破大同的方法。
但是,要怎么才能讓百姓恐慌呢
林芳太郎首先想到的就是毒氣彈。
但這段時間因為帝國軍隊與頑軍全面開戰,毒氣彈在前線大量使用現在剩余的數量不多。
另一方面,就是林芳太郎認為毒氣彈打在城里效果并不好。
原因是百姓很容易找到濕毛巾,可以關閉門窗堵上門縫大同因為冬天比較寒冷,門窗的氣密性原本就很好。
因此毒氣很可能被風一吹就沒了,無法造成敵人多大的損失當然也無法造成百姓恐慌。
那該用什么呢
林芳太郎隨即就想到了燃燒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