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一陣陣爆響之后空中就出現無數細小的亮點,就像綻放開一朵朵洵麗燦爛的鮮花似的,這些小亮點緩緩落下,接著就分散到全城
李云龍原本還在大聲命令周圍的百姓、民兵趴下不要亂跑,但一看這情景馬上就意識到不對勁。
果然,不一會兒城內就到處燃起星星點點的火焰。
黃磷燃燒彈跟粘稠汽油彈不同,粘稠汽油彈是自身會燃燒并產生高溫直到燃盡為止,黃磷則更多的是產生高溫引燃易燃物。
因此后者起火較慢,如果附著在不易燃燒的物體上甚至沒有火頭。
顯然,黃磷彈要比凝固汽油彈威力小得多。
但即便如此,在到處都是木制房舍的城市里點起多處火頭還是十分危險的這也是古代縱火一直都是重罪的原因,因為房舍大多木制又一幢連著一幢,一燒起來就很難控制。
甚至直到此時,還有打更的一邊報時一邊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燭”。
李云龍從小就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下,他當然明白這其中的危險,他暗道一聲不好,當即下令“馬上組織救火”
李云龍命令說的是“馬上組織救火”而不是“馬上組織部隊救火”,是因為他知道鬼子肯定不會在這時候讓八路軍閑著。
果然,李云龍話音未落鬼子那邊的炮聲就響了起來,隨著炮聲后就是鬼子的新一輪進攻。
而且這輪進攻是四個方向同時進攻
這時候鬼子的目的不是放開東面讓城內軍心民心動搖,而是為了吸引八路軍的人力物力使其無法分身去救火。
如果八路軍救火不力,還有可能出現內外交困的現像,結果就會使八路軍越打越忙越打越亂,這時就離城破不遠了。
其實還不只是黃磷彈,這時鬼子安插在城內的間諜和特務也發揮了作用。
這些奸細原本是鬼子用來鼓動百姓作亂的,但沒想到給寧杰朝天放幾槍那一下直接就鎮住了,百姓沒有混亂他們這些奸細也不敢貿然行動,否則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不打自招。
這下鬼子打燃燒彈他們就有發揮作用的空間,一看四處沒人點火放火,反正大家都以為那是黃磷彈燒的沒人會起疑。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野果安裝最新版。
霎時城內就火頭四起而城外鬼子抓緊時間發起勐攻,一時內外都打得火熱。
應該說這是林芳太郎的失策。
如果他一上來就用這“章魚炸彈”放火,那時百姓還以為鬼子肯定能贏,這兩者一迭加城內馬上就會大亂,就算寧杰朝天放槍只怕也不頂事。
但偏偏林芳太郎卻要在發起一波進攻并且失利后才放火。
這時放火不是說不行,而是城內百姓已經對八路軍有了信心并且已經組織起成規模的民兵總人數七千多,這規模可不是個小數字。
這七千多人要說在城墻防線處跟鬼子打仗或許不行,他們中絕大多數人連槍都沒摸過更別提打仗了。
但打仗不行在城內滅火還是可以的,他們熟悉地形知道哪有水井,知道哪些街道互相連接,知道哪條小巷存在引火的危險,知道哪些房屋要事先拉倒阻止火勢蔓延
他們甚至不需要八路軍組織也不需要指揮,自發的就在各自區域救火搶險,同時派出巡邏隊巡邏尋找新的火源和縱火的奸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