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新之所以要「虛晃一槍」,是因為要進入東北不可避免的就要面臨一個門檻跨越長城,也就是所謂的出關。
如果王學新要打進東北的是步兵還好,還可以想辦法從野路跨越長城。
但王學新要打進東北的卻是機械化部隊,必須從公路鐵路出關。
那么就只有兩個方向可以走一是大同東北兩百公里的張家口,二是北平。
北平肯定是不可能的,那里駐扎著鬼子和偽軍重兵,而且城高墻厚補給充足,用幾個團的機械化部隊打北平幾乎就是找死。
那就只有一個選擇張家口。
試想,如果鬼子察覺到八路軍的意圖,知道八路軍是要從張家口出關,提前在張家口布下重兵會怎么樣
那幾乎就意味著王學新的計劃出師未捷身先死,可能永遠都無法實施了。
因此,王學新才在打下大同后才停一停。
這一方面是為了守住大同讓部隊有時間休整調整好狀態,另一方面就是結合王學新往南擴展的計劃讓鬼子誤會八路軍的戰略意圖。
岡村寧次果然上當
這主要是因為岡村寧次沒想到八路軍居然這么大膽,敢以幾個團的兵力沖關進軍東北
其實這也有關心則亂的原因在其中。
山西在華北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八路軍打下大同后這整條鐵路線就像一塊大石一樣壓在他的華北方面軍身上。
同時,岡村寧次的華北方面軍已大多放出去作戰了,太原兵力十分空虛,全部只有兩個大隊再加一個憲兵大隊及偽軍一個營。
原本還有一個炮兵聯隊甚至還有兩個戰車中隊的,但加強給第110師團進攻大同被打得幾乎全軍覆沒
要知道太原可是山西最重要的城市,這里甚至還有晉綏軍留下的兵工廠,鬼子占領之后把這些兵工廠利用起來并且補充加強變成了他們的兵工廠晉造六五式步槍是彷制鬼子的三八大蓋,規格幾乎一樣,因此可以很好的被鬼子利用。
在這情況下,岡村寧次當然更擔心八路軍南下進攻太原,尤其他的指揮部還在太原。
如果他這個華北方面軍司令被八路軍打得丟盔棄甲要從太原逃走,那岡村寧次一世英名就毀于一旦了。
因此,八路軍在北面增兵并往南擴展,嚇得岡村寧次趕忙將原本進攻運城的兵力調到太原做好戰斗準備。
而張家口方向,八路軍的情報人員一直著,他們除了加強防御工事之外沒有任何增兵動作其實也是無兵可增。
王學新對此很滿意,因為這意味著岡村寧次還是沒察覺到八路軍的意圖。
做完這些工作后王學新總算有時間睡上一覺。
但才剛睡幾個小時對王學新而言就是眼睛一閉一睜,幾小時似乎就是一瞬間,然后就被通訊兵吵醒了。
「團長」通訊兵報告道「那些洋鬼子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