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發現一隊兩百多人鷹醬大兵躲在菜地里呼呼睡大覺,不只睡覺還連哨兵都沒有布設,以至于這些大兵都需要加文大聲命令他們起床
事后加文接受采訪時是這么說的“我們的士兵很英勇,他們創造了奇跡。因為他們在沒有哨兵的情況睡在戰場上,這份膽量無人能及。他們能活著回來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沒有哨兵、睡覺、消極作戰。
這其中隨便拿出一條都是絕不能接受的錯誤。
如果以鷹醬空降兵為目標那就太輕松了,八路軍空降部隊只需要學會跳傘就已經實現了超越。
幾天后空降部隊的兵員陸續到齊,王學新將其編為第一空降團。
王學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空降團中使用軍銜制。
其實八路軍也有軍銜。
八路軍軍銜制是1939年4月提出并實施的,基本與頑軍一樣分為6等16級,也就是將、校、尉、準尉、士、兵六等,六等再分十六級。
但此時的八路軍講究官兵平等,雖然有軍銜但大多部隊并沒有評定,只有正規有編制的部隊以及需要與頑軍經常打交道的指揮員或特殊工作人員才有評軍銜。
因此,八路軍中還出現一些怪事某些指揮員被評了軍銜卻因為沒有公布平時也沒使用,甚至沒有告知本人因為本人都不知道。
比如某某指揮員在升任團長時才在公文中看來“上校團長”的字樣,這時才知道自己居然是“上校”
就因為這,王學新打算在空降部隊搞軍銜制就招來許多反對意見,其中包括第一空降團團長王書恒。
王書恒曾是八路軍主力師的一個營長,他積極爭取加入空降部隊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眼紅連發步槍。
王書恒是這么對別人說的“連發步槍全裝備給了機械化部隊,咱們主力部隊怕是沒指望了”
對此別人都不以為然,他們對王書恒說“營長,這機械化部隊裝備完了,接著不就裝備咱們主力部隊了咱們主力部隊啥時候比別人遲過啊”
王書恒回答“你知道個啥咱們主力部隊擅長靠兩條腿行軍,用栓動步槍用得最熟,現在又裝備上了鷹醬的春田步槍,能輕易給咱們換成連發步槍嗎”
王書恒這是眼光獨到。
從全軍的戰斗力來說的確是這樣。
因為主力部隊使用春田步槍已經有相當的戰斗力能與鬼子一拼高下了,那還有必要把他們的裝備換成不熟悉的連發步槍重新訓練重新適應嗎
這時更應該把連發步槍發給那些裝備相對落后一些也沒適應栓動步槍的部隊吧
把他們轉化為機械化部隊,那戰斗力的提升顯然比主力部隊要大得多。
王書恒就是看到了這一點,知道如果繼續呆主力部隊的話,只怕這一輩子都別想擁有一把連發步槍了。
于是在聽說空降部隊的裝備后,就毅然決然的就報名參加空降部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