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微之前也在一直考慮這個問題,但現在就堅定的選擇了兩個傘降團因為戰場的現實條件是不會有那么多的空間實施機降,如果設置太多的機降團,很可能什么也做不了。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野果安裝最新版。
李奇微對訓練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后還是不放心,他考慮了一會兒后,就決定把自己的擔心發到華夏。
問題是德里克上尉向王學新提出來的。
這天王學新正在看大同一線戰事的情報。
大同的戰事比想像的還要順利,八路軍這段時間已經往南推進了七十公里。
別小看這七十公里,以大同為至被譽為“中華第一關”的雁門關只有120公里。
也就是說,八路軍只要繼續南下五十公里左右就能奪取雁門關,如果八路軍占據這個險地,就可以將鬼子大部份兵力壓縮在雁門關以南無法動彈。
這給了王學新很大的誘惑力。
因為奪取雁門關就可以使八路軍免去大部份來自南向的壓力,到時再奪下張家口拿下有“四大雄關”之一的大境門
八路軍就在大同一帶“做活”了,也就是形成了進可攻退可守的局面。
但王學新最終還是強行壓下了這個誘惑。
因為鬼子此時的打法更像是在“誘敵深入”王學新原本只打算往南打三、四十公里給鐵路線打開一個緩沖區,沒想到一打就打了七十公里,這超出了預期的戰果一倍有余。
王學新從前線了解到的情況是
“這段時間感覺鬼子好打了許多,或許是被我軍打怕了”
“大批偽軍投降,我軍勢如破竹”
“鬼子棄守防線,我軍以極小的傷亡取得勝利”
大多數人認為此時八路軍應該乘勝追擊,包括丁偉和孔捷在內。
丁偉認為這是鬼子后方兵力空虛,而且沒有料到八路軍有機械化部隊,因此無法抵擋我軍正面作戰與側后穿插相結合的戰術。
孔捷則認為這是連發步槍的威力,再加上八路軍的勝利動搖了鬼子的根基使偽軍崩潰式的倒向八路軍,從而造成鬼子防線的崩潰。
這兩個團長的分析都有道理。
但王學新卻認為此時的鬼子還沒到全線崩潰的時候,這應該是鬼子設下的陷阱,誘餌就是前方不遠處的雁門關。
就在王學新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德里克來了。
“團長同志”德里克上尉說“我有個難題,不知道你是否能給我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