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之軍工系統第671章套話
仗打到這時候就勝負已定了,王學新相信鬼子已無力回天,他們剩下的就只有丟下裝備逃跑這一個選擇,否則將毫無疑問的被八路軍全殲。
事實也的確如此,八路軍展開反攻后不過十幾分鐘鬼子就全面潰退。
但是這個潰退必定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因為八路大批步兵在后頭一路追殺,機械化步兵不斷的對逃跑的鬼子實施穿插分割
偽軍損失應該不大,因為他們會投降。
兩個師團的鬼子,能有十分之一順利逃回去就不錯了。
岡村寧次冒險進攻隆息機場的決定就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現在他虎子沒得到又身在虎穴中,不扒幾層皮再放點血,是不可能逃出去的。
最終鬼子成功逃出去的只有三千多人,而且幾乎人人帶著輕重不等的傷。
這幸存人數比王學新估計的要多一些。
其原因是岡村寧次冷靜下來后命令部隊丟下裝備向東突圍。
這是很高明的一招,東面太行山是八路軍最薄弱的一面太行山的八路軍還沒完成換裝彈藥也得不到補充,還處在人均十發子彈的狀態下。
這情況只有與鬼子打游擊的能力無法與鬼子正面對抗,對鬼子而言還是能“一槍打穿根據地”。
其實也可以擋住,那就是利用地形對鬼子實施阻擊等主力部隊趕到。
但這樣會消耗八路軍太多的兵力,王學新認為不值得,于是就沒有選擇這么做。
如果是在以前,有這么好的阻擊鬼子的機會肯定不會放過,即便是付出大傷亡。
確切的說,以前是值得的現在卻不值得。
原因很簡單,以前八路軍平均要用五條十條甚至更多的人命才能換一個鬼子,鬼子落荒而逃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時候,用條人命換一個鬼子當然值得,甚至還可以說很劃算。
但今時不同往日。
此時的八路軍在王學新更新了各種裝備尤其是引進了“拉5”研發了空空導彈掌握制空權之后,毫不夸張的說八路軍平均可以用一條人命換一個鬼子。
在這情況下再用條人命去換一個鬼子就只有傻瓜才會這么干了。
雖然這人命是太行山還未換裝的八路軍,但此時大同已經被八路軍拿下雁門關也已經在八路軍手里,呂梁山與太行山已經連為一體甚至還有一條鐵路線七條公路連接,用不了多久太行山的八路軍的裝備也會更新換代戰斗力得到提升。
此時八路軍又何必急于一時用那么高的代價跟鬼子以命換命
王學新覺得打死多少鬼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一仗為八路軍鋼鐵廠至大同線打下了防御縱深尤其圍了一個空雁門關以北的地區三面臨山,只要守住大同和雁門關兩處就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這就像是圍棋中的做活,而且這個“眼”還壓著太原雁門關距太原只有一百七十公里,這距離在飛彈的射程范圍內,這一來身處太原的鬼子包括岡村寧次在內都睡不好安穩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