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之軍工系統第683章水銀延遲線存儲器
在王學新的一番“盅惑”之下,班、陳兩人就徹底被華夏的先進技術折服了,他們甚至從未像現在這樣激動過他們并非不希望華夏更先進,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與列強的差距心生自卑,現在突然發現華夏居然走在世界的頂端而且是獨一無二,那種狂喜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
推薦下,換源a追書真的好用,這里下載huanyuana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電子管計算機研發相比起繼電器而言沒有太大的區別,總體而言就是把繼電器全部換成電子管,其它的基本一致。
之所以說“基本一致”,則是因為王學新并沒有打算只是簡單的將繼電器計算機升級為電子管計算機,他想要實現一個跨度
就像之前所說的,王學新有技術知道該怎么做,那為什么又要按部就班的一步一個腳印的往上走呢
眾所周知世界上的第一臺計算機是電子管計算機eniac,但很少有人知道在eniac發明時其實已經有一臺更先進的計算機準備上線了,這臺計算機被稱作edvac。
edvac之所以沒能成為第一臺計算機,只是因為軍方急著要有一臺電子管計算機上線運作,于是只能把當時已經可以說是“落后”但已經研發成功可以使用的eniac交出去
兩者最根本的差別,在于后者使用了一種叫“水銀延遲線儲存器”作為內存輔助計算機計算。
如果沒有這玩意,對數據的存儲就像王學新之前提的意見那樣,需要用打孔的紙帶。
用紙帶存儲的不便性是顯而易見的,數據一多紙帶就有可能多成一個天文數字,這不僅成本高還有效率低耗時長且數據易損壞等缺點。
“水銀延遲線儲存器”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王學新跟兩人解釋道“這東西其實就是一個水銀柱,簡單的說就是利用聲音傳播的延遲性,把電信號轉換為聲音,從水銀柱的這一端傳播至另一端,另一端再把聲音信號轉換回電信號。如果傳播時間需要一秒,就相當于把數據存儲了一秒時間”
兩人聽了王學新這話是一愣一愣的,過了好一會兒,班浩林才問了聲“團長,如果只存儲一秒那能有啥用呢”
“所以我們需要為它添加一個再生器”王學新回答“這個再生器可以將這個信號不斷的重復輸入,以達到存儲數據的目的”
班浩林還是聽不懂“團長,為了這一秒的數據咱們有必要這么大費周章嗎”
王學新聽著不由笑了起來“你知道這一秒可以儲存多少個數據嗎”
“多少”班、陳兩人異口同聲的問。
“1000位”王學新平靜的回答。
這數字瞬間把班、陳兩人嚇住了
“一一千位”
“能存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