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爆彈在這時其實已經有很多國家研發或者有過研發經歷了,因為所有人都知道空爆能成倍的提升殺傷力炮彈在空中炸開而不是扎進土里爆炸呈輻射狀爆開,其炮彈就會帶著讓人恐怖的動能四處亂飛,而且又多又密殺傷力還強。
然而,這些研發卻無一例外的都是無疾而終沒有下文。
原因是想要實現空爆尤其是恰到好處的在目標上空幾米處空爆是十分困難的。
這時代為了實現空爆主要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長桿引信,顧名思義就是在引信前裝上一個像避雷針似的長桿。
這種方式簡單有效,但問題也很多空爆距離只有長桿的長度,短了根本就沒什么效果,長了影響炮彈在空中的飛行甚至還會意外被引爆,于是很快就被淘汰了。
另一種就是延遲引信。
延遲引信就安全得多,理論上說它只需要計算好炮彈的落地時間然后提前一點時間引爆就能達到空爆的效果。
但說起來空易實際做起來卻很困難。
原因是炮彈的初速達五百多米每秒,落地時雖然受空氣阻力速度減少,但三四百米每秒還是有的。
在彈丸一秒鐘就能飛三四百米的情況下,怎么才能用延時引線精確到讓彈丸提前幾米的距離爆炸呢
這幾米的距離用時間來計算就是百分之一秒,什么延時引線能精確到百分之一秒呢
另外,炮彈落地時間能一秒不差的計算出來嗎
每發炮彈在空中受到的阻力能一樣嗎
如果這些都無法精確,又談什么空爆的最佳效果
其結果就是既費力又不討好裝上延時引信原本希望能提高殺傷力,實戰中卻發現要么爆得早了要么爆得晚了,真正能達到理想效果的沒幾發,殺傷力反而不如普通炮彈。
但這問題放在王學新這就算不上什么問題了
王學新一個電報發到蘇禮國那,問“近炸引信能否實現自產”
蘇禮國對王學新這個問題有些奇怪。
因為八路軍對近炸引信的需求不是特別大,這玩意主要的用處是裝在高射炮炮彈上的,它可以省掉炮手調整延時引信的步驟以達到提升戰斗力。
但八路軍現在還沒有幾門高射炮機場附近裝備了幾十門進口的高射炮,那只是寥勝于無。
八路軍的近炸引信主要是用在飛彈上的,包括空空飛彈在內。
但之前從鷹醬那進口的近炸引信就足以滿足需求,用到現在還沒用掉一半,而且隨時可以繼續從鷹醬那進口團長為什么急著問能否自產呢
不過心下雖然疑惑,蘇禮國還是回答道“自產沒有問題,就是要用到小型電子管”
對近炸引信的逆向研發早就開始了,蘇禮國之前已經摸透了它的原理,在能夠自產雷達的情況下就算不上什么高科技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