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欣研發數控機床是有一個過程的
直升機旋翼的傳統制作方法,是先確定型板曲線的17個點,然后再以這17個點為基準將其連接在一起手工畫出輪廓剪裁出大致的形狀銼成所要求的規格。
蘇欣初時將計算機與機械結合時,是用計算機在機床上計算出200個點,工人在這200個點上鉆孔然后再將其兩兩相接。
很明顯,這么做已經比傳統做法要省時省力而且還更精確傳統做法只有17個點,點與點之間用手工畫誤差較大,200個點的誤差會小得多。
但蘇欣對這種方式并不滿意,因為這依舊要消耗大量的人力。
于是蘇欣就對其進一步改進使計算機能操作鉆機在準確的點鉆孔這是由一個橫桿和縱桿操控的,鉆機與縱桿一起沿著橫桿移動,這就是x坐標,當鉆機在縱桿上移動時就是y坐標,鎖定坐標后鉆機就在一個自動裝置下探裝孔,于是就成功的將數據轉換成現實的操作。
王學新看著這數控機床的操作不由連連點頭,史上這種數控機床直到49年才研發成功,蘇欣整整把它提前了6年。
而且這種數控機床還不只可以用來制作直升機旋翼,只要對它輸入其它零件的數據就能精確制作那些復雜的人力難以精確制作的零件。
“很好”王學新對蘇欣贊了聲,然后看著蘇欣憔悴的臉龐又有些不忍“蘇廠長,你是不是應該去休息了”
蘇欣面色一紅,小聲回道“沒事,不用”
接著蘇欣似乎是在轉移話題,她馬上恢復正常語態問“團長,你說下一步數控機床應該怎么發展”
“這個嘛”王學新回答“應該讓它能切割一條完整的軌跡而不只是鉆孔”
“切割”蘇欣一愣,然后馬上就明白了“你是說,橫桿和縱桿移動的同時操作,這樣就能切割出我們想要的軌跡”
“是的”王學新點頭道“不過要做好型板的固定”
“當然”蘇欣興奮的回答,她感覺自己在數控機床上又能前進一步了。
蘇欣不知道的是,在她前面的路還很長,到了高端數控機床時甚至都不是電子管計算機能帶得動的了。
就在王學新打算與蘇欣等人進一步討論時,一名通訊兵上前報告道“團長,鬼子方面有新情況”
王學新點了點頭,交待蘇欣等人一聲就往回趕。
一走進指揮部張宗平就報告道“團長,鬼子新的華北方面軍司令上任了,叫什么岡部直三郎,是從關東軍那調來的,原關東軍第三方面軍司令官又是一個大將”
換源a
說到“又是一個大將”時張宗平還加重了語氣,惹得指揮部里的人都笑了起來。
王學新“嗯”了一聲。
岡部直三郎他是知道的,史上他是1944年也就是明年接任岡村寧次的華北方面軍司令。
他會在這時上臺,應該是因為岡村寧次被俘了。
王學新面色沉重的說“原關東軍方面軍司令這是不是鬼子打算動用關東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