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新型戰車找到合適的位置后就一輛輛停了下來之所以要找到合適的位置,是因為這時代的坦克沒有雙穩系統,如果要進行坦克對戰必須盡可能停在水平的地面上而且左右兩邊履帶都不能輾上物體失衡,簡單的說就是保持車身水平,否則旋轉炮塔瞄準目標就會錯位。
鬼子“虎式”在這方面占據了先機,他們收到步兵警告后就先一步搶占了位置做好瞄準準備,有的甚至都已經裝好了穿甲彈。
深田少佐憑著自己的判斷直接給部下下了詳細的命令“目標850米左右,各單位自由射擊”
“轟轟”一陣炮響,“虎式”搶先朝八路軍坦克發射了炮彈。
坦克戰這東西通常是先開火的占便宜,因為首發如果能命中目標就意味著己方馬上就會少了幾個威脅,就算首發沒有命中,緊接著第二發也能提前根據第一發的偏移量進行較正,第二發就會比敵人首發準得多。
這樣一輪輪打下去,先開火的一方肯定會更占優勢。
然而,讓深田少佐大跌眼鏡的是,炮彈的煙霧過后他發現敵人戰車居然全都安然無恙
“這是怎么回事”深田少佐在望遠鏡中仔細觀察目標,一邊看一邊帶著不可思議的語氣自言自語道“這不可能,這些戰車頂多就是中型坦克,它們的裝甲居然能頂得住虎式的88炮”
直到深田少佐看到其中一輛坦克裝甲前嵌著一枚尾部炸成菊花似的穿甲彈,他才不得不信。
其實就算“虎式”的鎢芯穿甲彈都不一定能在這個距離上擊穿加厚裝甲的t44,更別說是鬼子的穿甲爆破彈了鬼子對這種穿甲彈有種執念,他們總是希望穿甲彈在穿透目標裝甲后能炸死敵人坦克兵,雖然這毫無意義。
這種穿甲爆破彈要是能擊穿目標它的殺傷力就相當大對坦克而言沒有多大區別,因為實心穿甲彈穿透坦克裝甲后,產生的碎屑已足以殺傷內部乘員,即便幸運的因為命中部位的原因碎屑沒有進入駕駛艙,但一輛不能動的坦克在戰場上還會是威脅嗎坦克乘員爬出來后不就是步兵的靶子
如果不能擊穿,這種穿甲爆破彈就毫無意義,它甚至還會降低穿甲能力。
這種炮彈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才有用攻擊敵人炮樓或碉堡。
因為炮樓和碉堡很容易被擊穿,實心穿甲彈無法對躲藏在其中的敵人造成大傷亡,穿甲爆破彈卻并非如此。
然而,擁有更多炮樓和碉堡的恰恰是鬼子自己。
此時這種炮彈打在t44的裝甲上只能勉強穿了一半,盡管彼此只距離八百多米。
八百多米的距離,這是坦克營營長夏志堅仔細計算確切的說是分析過的。
他是這么跟王學新說的“我方如果有激光測距儀可以準確測量目標距離,就應該避免距離目標為整數”
王學新想也不想就表示同意。
原因很明顯,在不是整數的情況下激光測距儀依然能準確的計算出目標的距離提高我方坦克首發命中率,而敵人坦克卻因為這距離不是整數出現估算困難。
所以,王學新在作戰計劃中提出距離敵人1000米左右的方案就是錯的王學新只簡單的認為在這距離上敵人無法擊穿我軍坦克而我軍卻可以,那不是穩贏了
但王學新沒考慮到一點穿甲彈即便沒能擊穿坦克,其震動及能量傳遞以足以讓里面的坦克乘員負傷、暫時失聰甚至犧牲都有可能,就算坦克乘員抗得住,t44能否抗得住不出故障還有剛研發出來的激光測距儀是否能抗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