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許渙東就是這么做的。
表面上看“鎮海”艦的速度比戰列艦快很多,但由于許渙東沒考慮到鬼子艦隊中會有戰列艦,這時想要逃離其射程就十分困難了
戰列艦的最高時速是27節,“鎮海”艦的最高時速是34節。
假設兩者都以最高速度行駛一逃一追,其速度差就只有7節,十公里的距離都需要50分鐘才能做到。
簡而言之,就是不只是“鎮海”艦,其它軍艦也一樣有可能在鬼子戰列艦的轟炸下一艘艘被擊沉。
所以海戰并沒有想像的那么簡單,海防團吃虧的依舊是沒有空中偵察,結果進入鬼子戰列艦射程內還不自知。
因此,許渙東第一時間就知道必須反擊,而且對像應該是鬼子戰列艦。
至于鬼子的其它軍艦,比如鬼子的妙高號及驅逐艦,其火炮最大射程不到30公里夠不到海防團,因此可以暫時放在一邊。
許渙東在搖晃的軍艦里抓著話筒下令“除鎮海艦外,所有軍艦以敵戰列艦為目標自由發射飛彈”
命令中之所以要強調“除鎮海艦外”,是因為此時的“鎮海”艦不適合發射飛彈。
這不是說“鎮海”艦要蛇形機動無暇應對。
一艘軍艦上兩百多號人,開船的負責開船發射飛彈的負責發射,他們之間互不干擾。
然而,此時的“鎮海”艦正處于鬼子戰列艦的追擊和轟炸中,周圍時不時就掀起巨浪使其艦身極其不穩定。
在艦身不穩的情況下發射飛彈是十分危險的,它有可能在飛彈發射出去瞬間使其失去平衡進而失去控制,甚至有可能直接砸在甲板上。
這也是為什么現代阿三航母在海試時不斷的“點頭”遭到軍迷一片吐嘈的原因。
航母在航行時“點頭”艦載機就基本處于無法起飛的狀態,因為在艦載機起飛的一霎那,無論航母甲板是“低頭”還是“抬頭”都會給艦載機帶來很大的危險“低頭”會給艦載機一個往下的速度將其拉進海里,“抬頭”會給艦載機一個幾乎垂直向上的速度將其瞬間拋向空中,不論哪一種都有可能造成機毀人亡。
因此,阿三的航母基本上只能在靜止或是在風平浪靜的海面上低速航行才有可能起降艦載機。
想想二戰時期,鷹醬的航母已經可以在風浪中緊急起飛重型轟炸機轟炸東京,這差距就一目了然了。
換而言之,就是阿三航母的表面數據看起來不錯,但其戰斗力很可能連二戰時鷹醬的航母都比不上。
此時的飛彈差不多就是一架小型飛機,所以當然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因此許渙東沒敢冒這個險。
其它幾艘軍艦聽到命令后馬上就準備反艦飛彈其實在此之前各軍艦就已經準備好了。
它們沒有其它選擇,主炮雖然沒有拆除但射程不夠炸不到鬼子戰列艦,魚雷又太遠命中率極低,就只有反艦飛彈能起作用。
隨著各艦艦長一聲令下,十余枚飛彈在一邊煙霧中先后從四艘“憤怒”級驅逐艦發射出去每艘發射兩三枚,一共發射了十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