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板上再覆蓋一層木質地板在實戰中有許多好處。
比如可以增加軍艦的隔熱性陽光如果直射在鋼質甲板上會使原本就不透風的內部艙室十分悶熱,這在炎熱的夏季很可能威脅到船員的生命。
因此,甲板上有時不只加裝木質地板,還會在地板與鋼質甲板中間填充其它隔熱材料。
再比如,人在鋼板上行走很可能會產生靜電,而這些靜電又有可能引爆軍艦上的炮彈。
換著木質甲板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比如此時這些木質地板就被引燃了燒得一塌糊涂,它不但增加了“武藏”號的損失還使其甲板坑坑洼洼到處都是木質地板燒毀時的焦炭,給船員帶來許多不便。
但豬口敏平此時已顧不上這許多了,他一聲令下就命令后勤人員清點可用的裝備,如果被燒毀或是故障,能換的就換能修的就修。
最后的結果就是還有三十多門25防空炮可以正常使用。
一百三十多門防空炮只剩下零頭,損失不能說不大。
好在這些只是配置在戰艦外的防空炮,將來返廠的只需要換上就可以了,戰列艦本身并沒有傷筋動骨,這對豬口敏平也算是一個安慰。
接著稍作休整,豬口敏平就命令艦隊分散開來將“武藏”號包圍在中心,然后朝八路軍艦隊的位置駛去。
豬口敏平不知道的是,在他做著準備的時候,許渙東那邊也在為不久后的戰事絞盡腦汁。
許渙東與豬口敏平思考的是同一件事,他也知道面對鬼子戰列艦,八路軍雖然有反艦飛彈的射程優勢以及“倒著打”的戰術,但卻因為缺乏偵察能力使其無法發揮作用。
而無法發揮作用的結果,就是當敵人戰列艦緩過勁時,海防團很可能將會再次陷入被追殺的危險。
許渙東想過許多方法,其中甚至想過用反艦飛彈偵察。
這方法理論上可行的,因為反艦飛彈時速三百多公里射程有兩百多公里,也就是說它能在空中飛行半個多小時。
同時反艦飛彈上還裝有攝像機能將圖像信號傳回軍艦,這樣一來只要發射一枚反艦飛彈就能在空中偵察敵人艦隊的位置至少半小時。
然而,問過飛彈技術兵后才知道這方法完全行不通。
因為電視傳回的信號太差了,兩三公里的距離就很難看清目標,只能模模糊糊的看到一個影子,再遠些就只能按預定的方向盲飛也就是在知道敵人位置的基礎上用雷達輔助控制飛彈朝該方向飛行,近距離時才能瞄準。
這也就是之前有幾枚飛彈沒能命中的原因。
而鬼子軍艦上的96式25高射炮的射程是75公里,遠超反艦飛彈的可視距離。
更何況,反艦飛彈也經不起這么浪費。
最終,許渙東想到了“鎮海”艦唯一的一架水上飛機
本章完
rg
rg。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