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4只有一輛被擊中也是有原因的。
這得歸功于百戰旅旅長李長富做的戰前準備。
八路軍的指揮官有一個好處就是他們大多會出于對部下生命負責的態度仔細分析戰場上的每一個細節并盡可能做好準備。
李長富也不例外,他對坦克戰術了解不多,如果說有什么了解的話,就是之前曾經去運城那觀摩學習了幾天。
這次作戰,李長富仔細思考一下過程后就問坦克團團長孫明澤“你的意思是說,敵人坦克也有可能在一千米距離摧毀我軍坦克”
“是的”孫明澤回答“如果敵人坦克部隊里有虎式的話”
“那我們為什么不提前做好防護”李長富問。
“什么”孫明澤有點懵,坦克已經是從坦克堡里開出來了,還能怎么防護
李長富指著沙盤說道“敵人逼近我防線兩百米左右時,距我后方坦克埋伏點一千米左右這是我方預設陣地,我方完全可以為坦克構筑一些工事,比如半米多深的坦克壕,坦克進入后恰好可以用戰壕遮擋住裝甲比較薄弱的車體,露出炮塔又不妨礙開火,同時地面修整平坦還有助于坦克瞄準”
李長富這番話將孫明澤都整不會了,心下直呼內行,旅長這是把坦克的參數研究得一清二楚,連哪里裝甲厚哪里裝甲薄都知道。
戰時八路軍的坦克就是這樣布置的,因此在鬼子坦克炮手眼里,他們看到的就有露出炮塔和一小部份車身的t34。
這不僅被彈面積小,t34炮塔裝甲的厚度還達到90,而且帶著傾角。
于是,鬼子十輛“虎式”開火就只有一發穿甲彈成功擊穿鬼子用的是穿甲爆破彈,因為一擊穿就在內部爆炸冒起了煙。
八路軍用的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擊穿后就是一個洞,里頭彈片和碎屑橫飛把乘員打得死得死傷得傷,外面看起來似乎沒什么大礙,就是坦克不會動了。
接著還沒等赤坂千棠反應過來,t34就再度開火。
第二波炮彈過后剩下的幾輛“虎式”就徹底沒戲了,一輛輛不是被洞穿打癱就是被打穿了發動機燃起大火。
在后方觀戰的李長富原本還提心吊膽的。
之前所有的估計比如擊穿、不能擊穿之類還全都是理論上的數據分析,實戰是不是那么回事就不一定了。
現在一看,果然是那么回事,而且上來就把鬼子“虎式”全打癱了,那剩下的坦克還是問題嗎
于是李長富一揮手下令“前進,別讓鬼子坦克跑了”
二十九輛t34就“隆隆”的整齊有序的往鬼子坦克群靠近。
再看看鬼子坦克群,此時早已經亂成一團了對面的那些家伙可都是t34,而且那些炮連“虎式”都能打穿,還在一千米的距離。這些97式、95式上去那還不是陪葬嗎
于是也顧不上是否會將薄弱的背部裝甲暴露在敵人面前轉身就逃其實這沒什么區別,在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面前不管是正面還是背面都一樣能穿,既然都能穿就無所謂是正面背面。
赤坂千棠有些憤怒,雖然他也在命令戰車部隊撤退,但戰車部隊卻是在他下命令之前就已經在做撤退的動作了。
然而,赤坂千棠依舊不能下令讓他們往前硬沖,因為這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戰斗敵人前方有一道防線,里頭布置了反戰車火箭筒,后方還有反戰車飛彈,再加上三十輛t34戰車聯隊往前沖就是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