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解決了制空權問題,很可能對夜戰沒有多大幫助”另一名戰士起身道“團長,夜間戰機能解決的,只是敵人夜間戰機能否發現我軍突襲部隊的問題,鬼子還能通過其它方式預警。”
這話沒毛病,突襲部隊是公路機動,再加上還有坦克和半履帶汽車,就算不開燈摸黑行駛,那又是汽車又是坦克的,想不被敵人發現都難。
王學新對這問題的回答是“切斷電話線并實施干擾無線電”
這時代的通訊工具除了電話就是電臺,這些東西封鎖起來比較容易
電話線可以由情報人員事先偵察這玩意如果不是戰時往往是架在空中的,很容易就能查到它的位置、走向并找好一個地點做好準備,戰時只要往高處一爬將其剪斷就可以。
電臺就簡單粗暴的實施干擾。
這時期要說干擾技術那還得數日不落日不落其它方面或許拉胯,但在情報戰方面卻一直處于金字塔的頂端,無線電偵測和干擾技術也沒有落后。
其技術先進還得益于漢斯對日不落本島的轟炸。
漢斯轟炸日不落大多采用夜間轟炸,因為路途遠飛行時間長又是在黑夜中飛行,就需要一種無線電導航才能正確到達日不落上空。
這種無線電導航原理很簡單,就是由兩臺不同的發射機向目標方向發射無線電波,這兩臺發射機的發射時間是相異的,這臺發射那臺中斷。
如果飛機沒有偏航,也就是飛機與兩臺發射機的角度沒變,于是接收到的就是一個聲音,但如果飛機偏航,聽到的就會是雜音甚至兩個聲音。
日不落知道漢斯用這種方式導航后就必須得研發干擾設備。
于是一來二去就造就了日不落在無線電干擾方面的優勢。
這時期比較出色的,一是日不落的“鶴嘴鋤”干擾機,二是鷹醬的“地毯”干擾機,它們都可以由戰機搭載在空中對目標區域實施干擾。
“我已經分別從鷹醬和日不落各訂購了五部干擾機”王學新說“一共十部,測試沒問題后還有增加采購量”
這些都只是錢的問題,在八路軍壟斷晶體管的情況下,壟鷹醬和日不落也沒理由不賣。
更讓王學新感到欣慰的是,因為華夏在晶體管、集成電路上走在前頭,因此只要是使用電子管的電子設備到華夏手中就能為其減重并小型化。
且因為集成電路的特性,減重小型化后還更省電、更可靠、效率更高。
也就是說,八路軍能輕松做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團長,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吶”蘇教授皺眉說道“無線電干擾好說,飛機載著干擾機往天上一飛,想干擾哪就干擾哪。電話線也沒問題,情報人員和游擊隊都能辦到。但是公路怎么攔呢我軍前頭一打,鬼子發現電臺被干擾電話打不通,第一時間就會派出通訊員報告”
這倒是被王學新忽略掉的東西。
所以,這時代的通訊方式不只電臺、電臺,應該還要加上人,挎子一騎就能把情報送出去了。
不過這也不能說是王學新忽略,而是他根本就沒覺得這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