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剛入夜,獨立營就開始緊張的做進攻準備了。
畢竟鬼子使用的毒氣芥子氣號稱毒氣之王,它就別說是二戰時期了,即便是現代也沒有有效的抗毒藥物。
這東西現場致死率并不高,但吸入少量芥子氣甚至只是皮膚接觸芥子毒氣可以通過暴露在外的皮膚吸收,2到12小時后就開始紅腫、水皰、潰爛接著就會迎來一個又一個死亡高峰期。
在這其中傷者所承受的痛苦以及給部隊帶來的負擔都比直接致死要大得多。
獨立營的指戰員們都學習過相關知識,因此戰前都做了細致的檢查并互相檢查是否有疏漏脖子部位裹一層皮質保護以防毒氣滲透,然后綁緊領口袖口,腳部在穿上鞋子前先緊緊的裹上一層帆布,戴上防毒面具,最后再穿上特制的手套。
這手套之所以是特制的,是因為從前線反應來的情況看普通手套在毒氣戰中有個很尷尬的地方
不戴手套吧,暴露在外的手會被毒氣灼傷,即便當時沒什么事當之后潰爛也就基本失去戰斗力了。
戴吧,食指被厚厚的一層加了帆布內襯的手套圈著就很難伸進護圈扣扳機,且很容易走火。
要加帆布內襯,是因為普通布料制作的手套很容易被毒氣滲透。
即便如此,一場毒氣戰之后使用過的手套衣物等都要換過毒氣會在布料中長時間殘留,芥子氣實際上不是一種氣體,而是一種油狀液體,屬于一種持久性毒劑,不是清洗、消毒之類的措施就能解決問題的,同時清洗、消毒還很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引起其它人中毒。
做完準備工作后,張子輝一聲令下,戰士們就分成幾個部份出發了。
沒有炮聲也沒有槍聲,戰斗是在無聲無息中進行的。
黑暗中看起來似乎一切正常,但獨立營的工兵連已經在陣地里清障了。
工兵連最大的敵人不是地雷。
在敵我防線之間的空地上地雷并不多百戰旅在這片地區已發起過幾次沖鋒,且雙方炮彈又在其中打來打去,你來我往的地雷早就被清除得所剩無幾了。
工兵連主要的清除對像是橫七豎八的橫亙在陣地間的帶鉤鐵絲網。
鐵絲網這玩意雖然不起眼,但有時它會比地雷麻煩得多。
原因是地雷可以用炮炸用手榴彈排,但鐵絲網卻很難炸掉,即便被炮彈直接命中它也是斷成幾截而不會消失,這就是典型的“百毒之蟲死而不僵”。
再加上鬼子這段時間乘著夜色不斷的把鐵絲網往前堆,導致陣地前密密麻麻的都是鐵絲網就像是一片鐵森林似的。
有鐵絲網在,部隊就無法進攻。
步兵會因為行動遲滯而被射殺。
坦克會因為履帶被鐵絲纏上而無法動彈。
半履帶汽車就更不用說了,鐵絲不僅會絞進其履帶還會扎破輪胎。
解決方法其實也簡單,工兵連帶著一個個連著鐵勾的繩索上去,匐匍前進爬到鐵絲網前用鐵勾勾上,如果覺得不牢靠就用自帶的鐵絲小心的將鐵勾與鐵絲網綁在一起。
然后工兵避開這片區域,用手電筒往后發信號。
幾輛早就做好準備的半履帶汽車反方向一開動,鐵絲網就“嘩嘩嘩”的被拖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