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特灣海戰,鬼子其實是兵行險著。
因為這一仗鬼子與鷹醬的兵力相差過于懸殊。
這不是說航母或是戰列艦的問題,也不是簡單對比排水量……雖然從這些方面看鬼子的數量也只有鷹醬的一半左右。
然而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差距。
最大的差距是鷹醬擁有一千多架艦載機,而鬼子只有一百多架。
這是由于鷹醬擁有近炸引信又有“地獄貓”戰機,這些裝備已全面碾壓鬼子的艦載機使其損失慘重,而鷹醬這邊一方面戰損小另一方面國內又拼命生產,于是雙方在艦載機數量上的差距就逐漸拉開。
其實不只是數量,質量上鬼子的“零戰”也無法跟鷹醬的“地獄貓”比,兩機的戰損比居然高達13比1。
這對鬼子而言是相當絕望的。
因為他們即便繼續生產航母生產艦載戰斗機也無際于事……航母的主要武器就是艦載戰斗機,但艦載戰斗機與敵人的戰損比是13比1,也就是說帝國要用13架戰機才能拼掉鷹醬1架戰機。
那么,帝國如果要取勝或者不說取勝,如果想與鷹醬一千多架艦載機勢均力敵的話,需要生產多少架戰機多少艘航母?
即便帝國傾全國之力把這些戰機和航母生產出來了,而且也拼掉了鷹醬一千多架艦載機,接著鷹醬很可能又生產出兩千架甚至更多的艦載機擺在帝國面前!
因此,靠航母和艦載機這種傳統的海戰模式打敗鷹醬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說航母及艦載機對帝國來說是無用的……它們能起的作用只是在戰場上被敵人用各種方式虐殺。
這也是鬼子在萊特灣海戰中舍得用四艘航母做誘餌誘使哈爾西的主力追擊的主要原因。
如果是以前,鬼子做為誘餌的這四艘航母基本就是死路一條,甚至另一路進攻鷹醬的主力戰列艦、重巡艦等也是死路一條,因為它們失去了艦載機這一最基本的保護,就只有被鷹醬戰機追上并擊沉這一命運。
但有了反艦飛彈而且還是“人操反艦飛彈”就不一定了。
因為“人操反艦飛彈”就相當于艦載機,它雖然無法奪取制空權,卻無需航母這個平臺并且能對敵軍海面艦只造成很大的威脅,這可以說是給鬼子的聯合艦隊帶來了希望。
王學新在知道這些后就遲疑了下。
從華夏此時的狀況而言,他更希望鬼子能在萊特灣海戰取勝,因為鬼子聯合艦隊勝利了,其炸毀豐滿水電站的可能就小。
但王學新認為不能這么短視,鬼子聯合艦隊如果取勝而換成鷹醬損失慘重一時無法恢復元氣,那么接下來鬼子聯合艦隊把炮口一轉馬上就要大規模進攻大連了。
到時,八路軍有能力對付鬼子的航空母艦加數十艘軍艦的組合?
尤其這些航母及軍艦上還裝備有“人操飛彈”?
想到這,王學新就不再遲疑了,他一個電話打到孫爾威那。
“聽說你們開始進攻萊特灣了?”王學新問:“戰況進展如何?”
“是的!”孫爾威在電話那頭得意洋洋的回答:“進展十分順利,就像你們聽說的,我們發現了鬼子的主力艦隊,哈爾西將軍正在追擊他們,只要摧毀這支艦隊,鬼子就再也沒有與我們對抗的力量了!”
也難怪孫爾威會這么想。
他們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慮,以他們的慣性思維,海戰最重要的還是航母、航母、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