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發現概率方面,現代與二戰時期是相反的。
這是由于偵察手段的進步和發展造成的轉變:
二戰時期因為雷達落后偵察方式單一雷達才剛搬到空中,鬼子還沒走到這一步,于是對海偵察就更不容易,雷達頂多只能偵察40公里,更多的是靠戰機加飛行員的目力發現海上目標。
現代就不一樣了,又是間諜衛星又是預警機,海上移動的目標幾乎就是禿子頭上的虱子無所循形,反而是空中目標出現了低可探測性的隱形戰機讓人防不勝防。
王學新很清楚這一點,因此最終還是冒險把航母派了出去。
因為戰情緊急航母只有一小時的準備時間,結果許多雜物和工具都堆放在甲板上來不及清理,飛行甲板和機庫甲板都不例外。
這時航母中前部開放式機庫甲板的優點就體現出來了,王學新一聲令下,讓地勤人員把這些來不及清理的東西全都推到海里將空間騰了出來。
接著一路緊趕直奔目的地。
這其間所有人都提心吊膽的擔心艦隊會被鬼子發現,因為艦隊要及時趕到目的地必須在白天行軍,這時只要有一架鬼子的戰機飛過艦隊上空或是水下有鬼子的潛艇就會發現異常造成“出師未捷身先死”。
不過或許是運氣……其實不完全是運氣,而是這時期鬼子幾乎所有的海空軍力量以及注意力都集中在菲律賓跟鷹醬決戰了,他們希望能通過這場決戰將鷹醬打到談判桌上,此時又是勝利在望鷹醬艦隊即將被拖進菲律賓島嶼泥潭的時刻,鬼子又怎么會有時間和精力去偵察后方黃海區域的敵情!
于是,八路軍艦隊就有驚無險的趕到目標位置附近。
之所以是“附近”,是因為目標位置可能會有鬼子潛艇航母不敢過于靠近,甚至戰機起飛后都要避開潛艇的位置以免被其發現。
因為整個過程都是無線電靜默,因此王學新始終沒有得到任何消息。
沒有消息的另一個意思就是好消息。
另一方面,就是大連方向繼續偵聽鬼子的電報并破譯。
如果鬼子電報里有異常比如“發現八路軍艦隊”,那么八路軍這邊也能第一時間收到情報。
現在什么也沒有,這就意味著計劃進行得很順利。
張宗平看了看時間,說:“如果一切正常,現在航母應該放飛戰機開始搜索目標了!”
王學新面色凝重的點了點頭。
如果是鬼子陸軍,擊斃其指揮官或許算不了什么,因為他們馬上就會由另一個下級軍官頂上。
而且陸軍的指揮說實話差別不太大,尤其鬼子的參謀體制使其留有幾個合格的指揮官隨時可以接替指揮不影響作戰。
但海軍就不一樣,海軍指揮官是指揮幾支艦隊的協同,比如鬼子航母的引誘、主力艦隊的出擊,以及主力艦隊的分散隱蔽等等,所有這一切都需要統一協調,時間或空間上哪怕只有一點失誤都有可能在鷹醬的轟炸下全軍覆沒進而發展成整場戰役的失敗。
因此,能否成功擊斃古賀峰一就成了這場戰役勝負的關鍵。
另一邊,正在dc-3運輸機上望著窗外夜空的古賀峰一也是這么想的。
這也是他急著趕回菲律賓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