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長想的沒錯,此時的王學新的確是在考慮研發新戰機了。
應該說八路軍此時沒有太大的必要發展新戰機。
主要是八路軍現在的戰機從總體戰略來說夠八路軍使用。
八路軍的敵人是鬼子,鬼子因為航空發動機受到限制戰機一直沒有大的提升,甚至還出現越改越差的情況……發動機推力和技術水平擺在那,初期那是因為鬼子將重量減到極致這才在機動和航程上有很大的優勢。
但隨著戰事的發展這種優勢不僅沒法打敗鷹醬反而被鷹醬碾壓,這時鬼子才想著提升火力和防御。
這一提升結果就把“零式”改得連原本的優勢都改沒了,戰場上越發無法與鷹醬抗衡。
所以戰機這玩意發動機這玩意一直以來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像鬼子“零戰”這樣走極端畢竟是少數,而且只能取得暫時性成功。
在鬼子航空裝備發展緩慢的情況下,八路軍卻擁有了“拉5”、“野貓”以及日不落的“流星”噴氣式戰機,轟炸機有“蚊式”,又從“蚊式”發展出了夜間戰斗機。
如果有需要,八路軍還可以從鷹醬那購買“地獄貓”戰機。
再加上八路軍還有空空飛彈,打敗鬼子航空兵奪取制空權并不是難事。
但王學新卻知道未來戰爭制空權具有決定意義,所以他不應該著眼于現在。
更何況,這些戰機一個個看起來十分高大上,但他們其實都有自身的缺點:
“拉5”的缺點很明顯,航程太短使八路軍航空兵在戰場上空有更強的戰斗力卻屢屢被“零戰”壓制。
“野貓”整體性能跟鬼子“零戰”比差很多,如果不是因為有空空飛彈怕是依舊不敵“零戰”。
“地獄貓”就不用說了,它需要很長的起降距離,起降及操控難度不說,八路軍還會進一步受到鷹醬制約。
至于日不落的“流星”戰機,它雖說是噴氣式戰機且速度超過“零戰”很多,但畢竟是新款戰機而且還是實驗性質的噴氣式戰機,故障率高是免不了的……史上日不落在1943年將“流星”戰機投入戰場,那是出于戰爭的需要不得不將不成熟的戰機投入實戰,這導致它雖然是新一代噴氣式戰機但在戰爭中沒有亮眼的表現。
于是王學新就在考慮一個問題:
漢斯、日不落,還有鷹醬都有自己的噴氣式戰機,甚至鬼子在后期也有……鬼子從1944年起開始研發,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候就研發出了中島“橘花”噴氣式戰斗機。
不過說“研發”并不準確,因為它是從漢斯來買來的技術完全仿制其262。
那么,八路軍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噴氣式戰斗機!
研發哪款噴氣式戰斗機呢?
改進“流星”?
還是仿制262?
王學新在研究所把這個問題提出來的時候,后者第一時間就被否決了。
在這方面和志民是專家,他說道:“團長,我們對漢斯的噴氣式飛機一無所知,但我們卻擁有‘流星’戰機的整條生產線,我們甚至連它的發動機都能生產,如果要選,當然是改進‘流星’更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