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的問題擺上臺面后第一時間就有人想到頑軍飛行員。
這是陳杰風提出來的,他說:“團長,又要有飛行經驗又沒有傷疤,怕是只有那些養尊處優的頑軍飛行員了吧!”
這話倒是沒毛病,在頑軍中能當上飛行員的非富即貴,而且基本不出戰更不可能負傷,其中甚至還有一批在鷹醬“飛虎隊”培養下的高素質飛行員。
另一方面,因為八路軍在東北這邊打得有聲有色的,頑軍飛行員中的確也有一部份希望到八路軍軍中服役。
八路軍情報人員也在努力與這部份飛行員取得聯系希望能把他們爭取過來。
因此,這也可以算是一個找飛行員的途徑。
但王學新卻搖了搖頭:“風險太大!這駕駛的可是‘殲2’,我軍最新型戰機!”
研究員們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戰機這東西跟其它裝備不一樣,如果從頑軍來的飛行員是假意投誠目的是打探八路軍航空兵的虛實……這事在這年代常發生,最有名的就是孫良誠,今天投了八路軍明天就帶著八路軍干部去投頑軍,等形勢不妙又投八路軍,如此反復好幾次以致于八路軍最后都不接受孫良誠的投誠。
而飛行員想要逃出去就容易多了,尤其是駕駛“殲2”戰機的,只要心念一動,調轉機頭朝頑軍方向飛,以它900多公里的時速是沒人能追得上它。
而且“殲2”單向航程還有1700公里,飛到重慶都綽綽有余。
(注:太原到重慶的直線距離只有1000公里左右)
到時就不只是飛行員的問題了,更是“殲2”這款戰機漏密的問題:頑軍得到一架“殲2”后肯定會交給鷹醬研究,于是鷹醬馬上就會有自己的第一代噴氣式戰機了。
王學新絕不能讓這事發生,否則將來志愿軍用的“殲2”對鷹醬就不再是秘密。
然后蘇欣就把目光投向王學新,問:“那……就只有學生兵了?”
王學新點了點頭:“沒打過仗的大學生,他們有文化更容易訓練,但要求立場堅定、身體素質過硬!”
也難怪蘇欣會猜得到,在這戰亂年代不管是誰都難免在討生活中磕磕碰碰弄出幾個傷疤,而大學生他們在這時還有資金讀書就說明其家庭出身不差,負傷有傷疤的可能性就較小。
蘇欣皺起眉頭為難的回答道:“征集學生兵不是不可以,但卻存在幾個困難。主要是大學生兵剩下的已經不多了,頑軍不斷的動員學生兵入伍并把他們送到對外公路戰場上加入遠征軍!”
研究員們聽著不由感到一陣惋惜,多好的兵源啊,居然被頑軍用來當陸軍打!
蘇欣繼續說道:“另一個是頑軍自從開始征召學生兵以來,就加強了對學生的管控,他們的位置、行程等都受監控,想要從重慶把他們爭取過來并不容易!”
此時的大學生大多集中在重慶,因為一個個大學全都搬到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