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長在看到這個速度后還是不敢相信,他用隱晦的語氣在電報里問:“913這個數字,確認了嗎?”
這樣問,即便電報被鬼子監聽甚至破譯,他們也猜不到913指的是新型戰機的最高時速。
王學新當然明白首長問的是什么,就回答:“確認了,而且還有提升的空間并非極限!”
首長那邊收到這電報后就樂壞了,他拿著電報往參謀長面前一遞,高興的說道:“可以嘛!還真讓小東北給搞出名堂了,看來還是我小瞧他嘍!”
參謀長則有些心不由衷的說:“你看看,還是我猜對了吧?”
其實參謀長也沒猜對,當時只是首長猜搞不出來,他就只能選擇“能搞出來”這個選項而已。
此時的參謀長心里正后悔呢,早知道這樣就應該跟首長打個賭了,這樣至少也能從首長那贏點煙錢來。
這是參謀長的尷尬。
參謀長是個有名的“煙槍”,他抽煙是一根接著一根打“連發”,八路軍指揮員那5元錢的津貼根本就不夠他的煙錢,所以每到月底他就捉襟見肘把煙省著抽。
這種苦啊,只有煙癮大的人才能體會得到。
而首長卻是煙酒不沾,就好喝茶。
茶葉好弄,因為首長的津貼每月都有富余。
參謀長時不時就想從首長那“摳”上一點……
首長似乎看穿了參謀長的心思,他從兜里摸出大半包煙遞到參謀長手里,說:“走,陪我喝幾杯,慶祝慶祝!”
參謀長一看到手中的煙眼睛就亮了起來,高興的點頭說道:“好,慶祝慶祝!”
王學新的飛行員計劃順利的得到了總部的同意,甚至總部還派出全國的情報人員在全國范圍尋找適合的飛行員。
這方面就不需要王學新操心了,王學新相信華夏畢竟有這么龐大的人口基礎,雖然是兵荒馬亂且平均教育水平不高,但廣撒網自然能多撈魚,尤其現在八路軍打出這么好的形勢各方人才踴躍來投,有“殲2”后續飛行員的數量還是不需要太擔心。
王學新主要是負責首批“殲2”及飛行員訓練這一塊。
第一批“殲2”能生產5架,這是蘇欣計算后的結果……目前“流星”生產線最大的產量就是5架,之后工人熟練了或許還能提升。
加上已經生產出來的兩架原型機一共7架。
不過王學新認為這已經足夠了,因為飛行員還不一定能找出7個來。
結果讓王學新有些意外,在對全體四百多名飛行員進行一次全面體檢后,發現有9名飛行員符合要求。
王學新認為,有這么高的概率很可能是因為八路軍航空兵中有相當一部份是來自頑軍,比如晉綏軍的飛行員,其它的也大多來自大學生,他們大多家境不錯負傷留疤的可能較小。
9名飛行員7架戰機,王學新認為這恰到好處。
比如臨時有飛行員生病或在訓練、戰斗中負傷什么的,有2名飛行員冗余就能保證7架戰機都有人飛。
其中康政比較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