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政一邊把資料往下分發一邊平靜的說道:“這是我軍新研發的戰機,噴氣式,后掠翼,最高時速913公里……”
拿到資料的飛行員們才剛要翻開第一頁,聽到這數據瞬間就愣住了。
“913公里?”潘文力的聲音里帶著質疑:“最高時速?”
“哦!”康政糾正道:“不是最高時速!”
潘文力眼里閃過一道“果然如此”的神色。
怎么可能913公里?
比世界紀錄還多200公里?
這牛皮是吹上天了吧!
沒想到康政補充了一句:“確切的說,913公里時速是初步試飛的結果。我個人估計它能輕松突破1000公里!”
會議室里霎時安靜的連根針掉到地上都能聽得見。
潘文力愣了一會兒,然后默默的翻開了資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款從未見過的新型戰機,外型與目前使用過或看到過的戰機大不相同。
不過潘文力目光沒有在上面多做停留,他繼續翻到下一頁找到數據,一眼就看到最高時速上寫著913公里,航程1700公里,其它還有好幾項留白,這意味著還等著飛行員去把它飛出來。
康政完全沒有理會飛行員們的震驚,他自顧自的說道:“實用升限大概在12000米左右,這是我昨天剛飛的高度,還沒來得及填上去!依舊有待提升!”
這又一次把飛行員給干懵了。
實用升限12000米是什么概念?
這時代的戰機能到10000米高度就差不多了,那還是最高升限。
可現在這款戰機實用升限都能到13000米?
比其它飛機最高升限還要高3000米?
最高升限和實用升限的區別,是前者指的是飛機能到達的最大高度而后者指的是飛機能正常飛行的高度。
這很容易理解,最高升限就是飛機全力加速依靠慣性到達頂端,但它在頂端不能保持飛行狀態,必須到達后馬上轉入俯沖,否則很容易失速失控導致墜機。
而實用升限就不一樣了,這是飛機能正常飛行做各種機動動作的高度。
這個高度對戰機而言相當重要。
因為有些大型轟炸機就利用這一點在萬米高空上飛行投彈……雖然投彈精度降低但安全,敵人戰機飛不到這個高度。
鷹醬就是用這方式轟炸漢斯,而漢斯的戰機擊墜目標的機會只有一個,那就是全力加速沖到最高升限的那一瞬間開火,否則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轟炸機離去。
現在,這款新型戰機的實用升限都達到13000米而且依舊是“初步”?
王學新很確定這的確是“初步”,米格15的實用升限其實是15544米,也就是說它能在15000米的高度正常飛行。
康政之所以只飛13000米,依舊是因為“保守試飛”……11000米能正常飛行就已經是天下第一了,飛到13000米就差不多了吧,冒險再往上飛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畢竟這時候飛行員比飛機還稀有,飛行員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少一個都是國家和軍隊的重大損失。
潘文力和其它飛行員面面相覷。
他們全都有相當的飛行經驗,其中有些還是精英,當然知道實用升限在空戰中的重要性:
你只能飛9000米,我能飛13000米。
那是不是說在10000米以上的高度就是我的絕對安全區域?
戰斗期間一旦遇險,我就可以將飛機拉到這個高度歇口氣緩解一下!